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二)國際化經營動因
最常見動因:尋求資源;尋求市場;尋求效率;尋求戰略性資產。
(三)鉆石模型
邁克爾·波特識別出國家競爭優勢的四個決定因素,構建了鉆石模型。
【相關鏈接1】波特的鉆石模型
如果說價值鏈是分析企業內部活動的微觀分析工具,五力模型是分析企業所屬產業環境的中觀分析工具,那么,鉆石模型(Diamond Model)就是分析國家和地區“競爭力”的宏觀分析工具。
“鉆石模型”是由四個要素組成的。它們分別是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性產業、企業戰略及其結構以及同業競爭。這四個要素是構成“鉆石模型”的基本要素。此外,波特還在鉆石體系內加入了機會和政府兩個變量。鉆石模型的命名,來自于這四個要素和兩個變量所構建的菱形關系。
(1)生產要素:波特把生產要素分為初級生產要素和高級生產要素,初級生產要素是指企業所處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天然資源、人口、氣候以及非技術人工、融資等等,通過被動繼承或者簡單的投資就可獲得;高級生產要素包括高級人才、科研院所、高等教育體系、現代通訊的基礎設施等等,需要在人力和資本上先期大量投資才能獲得。波特認為,在現代社會,初級生產要素的重要性已經變得越來越小,而高級生產要素則日益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并且,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企業可以通過國際采購等活動,來彌補所處國家和地區的初級生產要素存在的不足。但是,企業對高級生產要素的需求,則只能由當地政府和企業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創造。波特還特別指出,適度的初級生產要素(例如人口、資源)不足,反而能起到刺激企業創新的作用,而這種創新是企業持久的競爭優勢的來源。而初級生產要素形成的競爭優勢,通常會被創新流程所淘汰。環境太舒適,會使企業不思進取;但不利的生產要素太多,也會壓垮企業。適度的壓力會帶來漸進式改善。例如,勞動力匱乏、工資過高、本地缺乏原料、氣候不宜等,都曾在歐、美、亞各發達國家變成了創新的動力。例如,荷蘭的低溫和潮濕并不利于花卉種植,然而荷蘭卻成為鮮花出口的老大。波特關于初級生產要素(如自然資源和廉價勞力)形成的競爭優勢缺乏后繼力量的觀點,尤其值得發展中國家重視。
(2)需求條件:在鉆石模型中,需求條件主要是指國內市場的需求。內需市場是產業發展的動力,主要包括需求的結構、需求的規模和需求的成長。國內市場的需求結構往往比需求規模更加重要。需求結構是指“市場需求呈現多樣細分”。根據市場細分,某個小企業或者小國家可以專攻市場需求的某一個環節,這樣也能夠創造并維持較強的競爭力。雖然需求規模對產業的壯大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規模效應不如內行而挑剔的客戶需求對企業造成的壓力大。由精致的專門需求造成的競爭壓力,從外部催化出企業進行創新的能力。一旦企業能夠滿足國內內行而挑剔的客戶,那么當企業面對國外或者其他不挑剔的客戶時,就會比其他企業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例如,日本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消費非常挑剔,各大廠商為了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努力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爭相進行產業的創新和升級,從而推動日本的消費電子產品在20世紀80年代稱雄國際市場。按照波特的觀點,如果一個企業連國內市場都做不好,那么所謂走向世界就是天方夜譚。這對于那些試圖通過“國際化”來掩飾或轉化自己企業劣勢的老總來說,不啻是當頭棒喝。
需求條件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預期需求。如果本國客戶的需求能夠領先國際客戶的需求,那么就會使得本國企業提前在相關方面展開競爭,這種“搶先進入”優勢對于日后企業在國際上的成功至關重要。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仍然是日本企業。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所以日本人對能源利用效率的要求非常高,這最終造就了日本各類電器、汽車的能源利用率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20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以后,各國消費者開始關注環保問題,這恰好是日本企業的長項,所以當時日本企業橫掃國際市場就不難理解了。
(3)相關支持性產業:波特認為,單獨的一個企業以至單獨一個產業,都很難保持競爭優勢,只有形成有效的“產業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上下游產業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才能使產業競爭優勢持久發展。
對企業而言,具有競爭力的上游產業能夠為本企業提供先進的原材料、相關技術等,這些都是產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意大利的制鞋業全球聞名,這是與意大利競爭力強大的機械制造商、設計公司、皮革處理等相關產業分不開的。日本的數碼相機產業發達,這源于日本在光學產品、復印機等行業的全球霸主地位。同樣,如果下游產業在全球具有競爭力,那么就會對上游產業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本產業進行創新的外部動力。相關產業會形成“提升效應”,在互通技術比重較高、而且處于產業生命周期的初始階段的情況下,“提升效應”尤為顯著。
相關支持性產業的地位也可以從需求的角度進行闡釋。本產業的上下游產業實際上是本產業最重要的供應商和客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下游產業通常對原材料等方面的要求特別苛刻,企業在努力滿足這些客戶需求的同時,也是在創造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在波特看來,這些相關支持性產業相互作用,以形成有效率的“產業集群”為標志。這對一個國家和地區是至關重要的。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波特通過對10個國家的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每一個國家的經濟崛起,必定伴隨著相關產業集群的誕生,而只靠一個企業單打獨斗是不可能成功的。政府也不能根據自己的意愿憑空創造產業集群,產業集群是市場力量通過鉆石模型的各因素相互作用自發形成的。政府的角色是為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國內競爭環境,過度的政府干預和保護,往往會阻礙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這對于那些寄希望于“一枝獨秀”的企業出去闖蕩江湖,或者寄希望于政府的優惠政策甚至保護措施來培育競爭力的企業和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劑清醒藥。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