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2013年教材基本內容及變化 |
第 2 頁:考情分析及各章節復習難度和考試重要性 |
第 3 頁:考試命題特點及2013年命題趨勢預測 |
第 4 頁:《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科目的學習方法 |
第 5 頁: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的重大改革 |
一、2013年教材基本內容及變化
(一)教材基本內容
熟悉教材內容是通過這門考試的最基本要求,整體把握教材,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形成體系,深入了解教材內容和各章節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在闡述基礎理論的同時,也充分結合實際,針對當前市場經濟中公司的戰略和風險的選擇與應對等問題,比較全面地闡述了關于戰略和風險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內容等。2013年《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教材主要由公司戰略和風險管理這兩大內容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戰略與戰略管理(第~章);第二部分戰略管理的整體流程(第二章至第四章);第三部分風險管理的理論、實務、應對策略以及風險管理框架下的內部控制(第五章和第六章)。
第一部分:公司戰略的基礎
本部分是指第一章,戰略與戰略管理。第一章是屬于《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全書的理論基礎,主要介紹了戰略的基本概念和公司戰略管理,雖然本章不是特別重點章節,但是其中的基本概念和理念貫穿全書,掌握好此章節可以構建該科的整體思路,為以后章節的學習奠定基礎。本部分可能會出2~3道客觀題,同時有關戰略變革管理、戰略管理中的權力與利益相關者這兩部分內容容易和其他章節結合起來考主觀題,要求考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掌握本章內容。
第二部分:戰略管理的整體流程
本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四章。戰略管理的整體流程分為戰略分析、戰略選擇和戰略實施三個階段。
第二章是從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兩個方面來對戰略進行分析。外部環境分析,包括宏觀環境、產業環境、競爭環境和市場需求分析;內部環境分析,包括資源、能力和核心能力分析;戰略分析的主要工具有:PEST分析、產品生命周期分析、成功關鍵因素分析、競爭環境分析、波特的產業五種競爭力分析、波特的價值鏈分析、多元化經營公司的業務組合分析和SWOT分析。本章通常與第三章戰略選擇的相關內容相結合考查綜合題,因此要扎實掌握本章內容。
第三章闡述了戰略選擇的相關內容,涉及:總體戰略的類型、選擇及發展戰略的主要途徑;業務單位戰略的類型、優勢、實施條件和可能面臨的風險;職能戰略的主要內容及選擇;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動因、鉆石模型分析、國際市場進入模式和國際化經營的戰略類型。本章通常與實際案例相結合,讓考生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進行戰略選擇,因此本章內容非常重要。
第四章闡述了戰略實施的相關內容,涉及:企業組織結構的構成要素、縱向分工與橫向分工結構、不同結構對戰略的影響以及組織結構與戰略的關系;企業文化的類型、文化與績效、戰略穩定性與文化適應性;戰略失效與戰略控制以及戰略控制的方法。
戰略實施是實現企業戰略的過程。一個企業的戰略形成之后,必須通過具體化的實際行動,才能實現其戰略和戰略目標,要推進一個戰略的實施,首先是要對企業的組織機構進行構建,以使構造出的組織機構能夠適應所采取的戰略,為戰略實施提供一個有利的架構;其次,還要建立一個具有與企業價值觀相適應的企業文化;最后,對戰略實施的效果進行戰略控制,確定戰略在實施過程中達到目標的成效,是發現偏差并進行糾正偏差的戰略管理活動。
第三部分:風險管理的理論、實務、應對策略以及風險管理框架下內部控制相關內容
這部分是本課程的第二大內容,重點強調企業中的風險管理問題,包括第五章風險與風險管理和第六章風險管理框架下的內部控制。
第五章闡述了風險與風險管理的相關內容,涉及:企業面對的風險種類(包括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共12種);企業風險管理發展歷程、風險管理的概念、風險管理的目標、風險管理的范圍、風險管理的成本與效益、風險管理的文化和風險管理的障礙與關鍵問題;風險管理基本流程(包括收集風險管理初始信息、進行風險評估、制定風險管理策略、提出和實施風險管理解決方案、風險管理的監督與改進);企業風險管理體系(包括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理財措施、風險管理的組織職能體系、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系統);風險管理技術與方法(包括頭腦風暴法、德爾菲法、失效模式影響和危害度分析法、流程圖分析法、馬爾科夫分析法、風險評估系圖法、情景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事件樹分析法、決策樹法、蒙特卡洛隨機模擬法和統計推論法)以及8大案例。
第六章闡述了風險管理框架下的內部控制的相關內容,涉及: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演變與發展,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系;我國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建立與發展,內部控制規范的框架體系;內部控制的目標、內部控制的原則、內部控制的實施體系和內部控制的要素;內部控制應用指引(包括18項指引);內部控制評價與審計
(包括內部控制評價、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和審計委員會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及其三者的關系。
(二)2013年教材主要變化
2013年教材內容與2012年教材相比,教材內容由12章調整為6章,變化非常大,新增很多新內容,大部分舊的內容也重新編寫,但總的來看是向好的方面變化,如結構更合理、表達更清晰、案例更豐富,當然對老考生的挑戰也增加了。其主要變化有:
1.第一章戰略與戰略管理,教材內容的主要變化有:(1)刪除了明茨伯格的戰略5P定義、戰略的關鍵要素、戰略測試和公司戰略的發展途徑等內容;(2)對公司戰略重新作了定義;(3)對公司的使命與目標作了重新表述;(4)將原教材第六章戰略變革管理的內容調整到本章,并對相關內容進一步的充實;(5)新增“戰略管理中的權力與利益相關者”內容;(6)新增“信息技術在戰略管理中的作用”內容;(7)新增6個綜合性案例。
2.第二章戰略分析,教材內容的主要變化有:(1)將原教材第二章和第三章合并形成新教材本章;(2)產業環境分析的內容進行了拓展,主要是將原教材第七章的產品生命周期分析的內容融入進來;(3)波特的產業五種競爭力分析的相關表述作了重新梳理,同時增加了第六個要素一互動互補作用力;(4)增加了成功關鍵因素分析;(5)競爭環境分析中,針對競爭對手的分析和戰略群組分析的內容進行了拓展和豐富;(6)企業的核心能力分析作了補充;(7)新增業務組合分析,主要是將原教材第七章的波士頓矩陣分析的相關內容作了重新表述,同時新增了通用矩陣分析;(8)SWOT分析的相關內容作了補充;(9)將原教材第四章的差距分析移到本章;(10)新增9個綜合性案例。
3.第三章戰略選擇,將2012年教材第二章戰略分析一外部環境中的國際化行為、國際化經營的動因和鉆石模型分析的相關內容,第四章戰略選擇,第五章戰略實施中的業務計劃與實施內容,第七章財務戰略,第十二章信息技術管理的相關內容調整到本章,并在內容上做了大幅度的增刪,教材內容的主要變化有:(1)刪除了企業總體戰略中的穩定戰略的進一步細分;(2)新增了實施多元化戰略的風險;(3)對企業總體戰略中的收縮戰略的內容作了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新增采用收縮戰略的原因、收縮戰略的方式和收縮戰略的困難;(4)對并購的動機做了重新表述;(5)新增跨國并購面臨的政治風險;(6)新增內部發展戰略的應用條件;(7)新增企業戰略聯盟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動因和主要類型:(8)采用成本領先戰略的優勢做了重新表述;(9)采用成
本領先戰略的優勢、成本領先戰略的實施條件和采取成本領先戰略的風險做了重新表述;(10)采用差異化戰略的優勢和差異化戰略的實施條件做了重新表述;(11)采用集中化戰略的優勢、集中化戰略的實施條件和采取集中化戰略的風險做了重新表述;(12)新增基本戰略的綜合分析一“戰略鐘”;(13)目標市場選擇戰略的類型做了重新劃分;(14)新增市場定位的主要方法;(15)產品組合策略、品牌與商標策略和產品開發策略內容做了增刪;(16)質量成本的類型做了重新劃分;(17)新增員工培訓的概念、特點、構成要素和流程,培訓方法的選擇應遵循的原則,常用的培訓模式,培訓結果的評估,職業生涯發展的理論和影響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18)新增國際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寡占市場(即寡頭壟斷市場)的反應、發展中國家企業國際化經營動因、企業進入國外市場的主要模式和進入國外市場方式的選擇;(19)新增l6個綜合性案例。
第四章戰略實施,教材內容的主要變化有:(1)第一節新增組織結構的構成要素、縱向分工結構的基本類型、橫向分工結構的基本協調機制、組織結構與戰略的關系、組織的戰略類型;(2)新增第二節公司戰略與企業文化;(3)將2012年教材第六章戰略控制前兩節的內容調整到本章作為第三節;(4)新增【案例4.1】。
第五章風險與風險管理,將2012年教材第九章風險管理原則、第十章風險管理實務和第十一章企業倒閉風險的相關內容調整到本章,并在內容上做了大幅度的增刪,教材內容的主要變化有:(1)新增第一節風險概述,與2012年教材本章第一節內容相比,全部重新編寫;(2)第二節風險管理概述,新增企業風險管理發展歷程、風險管理的目標、風險管理的范圍;(3)第二節風險管理概述,風險管理成本與效益、風險管理的文化全部內容重新編寫;(4)新增第三節風險管理基本流程;(5)新增第四節風險管理體系;(6)新增第五節風險管理技術與方法;(7)新增【案例5.1】一【案例5.3】。
第六章風險管理框架下的內部控制,以2012年教材第八章內部控制為基礎,對相關內容進行增刪調整后形成2013年教材的本章內容,教材內容的主要變化有:(1)新增第一節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系;(2)第三節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新增內部控制的原則和內部控制的實施體系;(3)將2012年教材第二節企業內部控制內容的五個要素和第三節企業內部控制的應用兩節內容合并,形成第四節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但相關內容全部重新撰寫;(4)將2012年教材第四節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程序、第五節企業內部控制的審計和第六節審計委員會在企業中的監察角色三節內容合并,形成第五節內部控制評價與審計,但絕大部分內容重新撰寫;(5)第六節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新增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公司治理三者的關系;(6)新增了3個綜合性案例。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