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8年1月1日債券轉換
轉換的股份數=(200 000 000+12 000 000)/10=21 200 000(股)
“利息調整”借方余額=23 343 600-3 899 076=19 444 524(元)
股本溢價=(200 000 000+12 000 000-19 444 524)-21 200 000=171 355 476(元)
借:應付債券——面值 200 000 000
應付利息 12 000 000
貸:股本 21 200 00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9 444 524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71 355 476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3 343 600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3 343 600
股本溢價合計= 171 355 476+23 343 600=194 699 076(元)
上題改編
原題增加:發生手續費7910045元,其他不變。
甲公司按面值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200 000 000元,發生手續費7910045元,發行款192 089 955元已收存銀行(小數保留到整數位)。
【答案】
分析:手續費應分攤到負債成分和權益成分,因此應分兩步,第一步計算出二者的公允價值,第二步將手續費分攤到其上。
(1)2007年1月1日發行債券時
第一步,計算負債成分和權益成分公允價值(不考慮發行費用)。
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200000000×6%×(P/A,9% ,5)+200 000 000×(P/F,9% ,5)=176656400(元)
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200000000(發行價格)-176656400=23343600(元)
第二步,分攤發行費用。
負債成份發行費用分攤額=7910045×176656400/200 000 000=6986800(元)
權益成份發行費用分攤額=7910045-6986800=923245(元)
發行債券賬務處理
負債成分的入賬價值=負債成分公允價值176656400-發行費用分攤額6986800=169669600(元)
利息調整=169669600-200000000=-30330400(元)
權益成分入賬價值=23343600-923245=22420355(元)
借:銀行存款 192 089 955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30 330 400
貸:應付債券——面值 200 000 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2 420 355
(2)2007年12月31日確認利息費用
計算實際利息時,不能直接使用9%的利率。因為9%對應的是負債成分的公允價值176656400元,而應付債券的初始攤余成本即入賬價值為169669600元。因此,要重新計算實際利率。
200000000×6%×(P/A,R,5)+200 000 000×(P/F,R,5)=169669600(入賬價值)
用插值法: R=10%12000000×3.7908+200000000×0.6209=169669600
實際利息=169669600×10%=16966960(元)
折價攤銷額= 12000000-16966960=-4966960 (元)
2007年12月31日賬務處理
借:財務費用等 16966960
貸:應付利息 1200000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4966960
(3)2008年1月1日債券轉換
轉換的股份數=(200 000 000+12 000 000)/10=21 200 000(股)
“利息調整”借方余額=30330400-4966960 =25363440
借:應付債券——面值 200 000 000
應付利息 12 000 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2 420 355
貸:股本 21 200 00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25 363 44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87 856 915(差額)
三、長期應付款
借:固定資產(應付款現值)
未確認融資費用(差額)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款)
本章小結:
本章的重點主要有兩個:
一是增值稅的核算,掌握將原材料和產品用于發放非貨幣性職工薪酬、在建工程、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合并等業務的會計處理。
二是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核算,掌握可轉換公司債券初始確認時負債成分與權益成分的分拆,后續計量時實際利率法的應用,以及轉股時的會計處理。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