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考情分析 |
第 2 頁:重點、難點講解及典型例題 |
重點、難點講解及典型例題
一、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
(一)資產計稅基礎的確定
資產的計稅基礎即某-項資產在未來期間計稅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以稅前扣除的金額,各類資產計稅基礎的確定如下表所示。
資產項目 |
計稅基礎 | ||
固定資產 |
賬面價值=實際成本-累計折舊(會計)-減值準備 計稅基礎=實際成本-累計折舊(稅法) | ||
產生差異的原因:折舊方法、折舊年限不同產生的差異,計提減值準備產生的差異 | |||
內部研究開發 形成的無形資 |
賬面價值=實際成本-累計攤銷(會計)-減值準備 計稅基礎=實際成本×1 50%-累計攤銷(稅法) | ||
產(符合稅法 “三新”標準) |
產生差異的原因:會計與稅法攤銷基數不同產生的差異,攤銷方法、攤銷年限不同產生的 差異,計提減值準備產生的差異 | ||
無形資產 |
其他無形資產 |
賬面價值=實際成本-累計攤銷(會計)-減值準備 (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實際成本-減值準備) 計稅基礎=實際成本-累計攤銷(稅法) | |
產生差異的原因:攤銷方法、攤銷年限不同產生的差異,計提減值準備產生的差異 | |||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 |
賬面價值=公允價值 計稅基礎=實際成本 | ||
成本模式 |
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計算思路相同 | ||
投資性房地產 |
公允價值模式 |
賬面價值=公允價值 計稅基礎=取得時的歷史成本-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或攤銷)(稅法) | |
存貨 |
賬面價值=成本-存貨跌價準備 | ||
持有至到期投資 |
(1)如果持有期間期末計提了減值準備,會產生暫時性差異 (2)如果持有期間未計提減值準備: ①國債投資.國債利息收入免稅,產生非暫時性差異; ②公司債券投資不產生暫時性差異 | ||
長期股權投資 |
賬面價值=賬面余額-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成本法、權益法) 計稅基礎=初始投資成本 |
【例題·單選題】某公司20×3年1月1日購入-項專利權,原價為1000萬元,使用年限為5年,會計上采用直線法計提攤銷(與稅法-致),預計凈殘值為0。20×3年末該公司為此無形資產計提減值準備100萬元,20×4年末又對該項專利權計提了50萬元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20×4年末該項專利權的計稅基礎是( )。
A.450萬元
B.475萬元
C.600萬元
D.500萬元
【答案】C
【解析】20×4年末該項專利權的計稅基礎=1000—1000×2/5=600(萬元)
(二)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
負債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期間計稅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常見負債項目計稅基礎的確定如下表所示。
負債項目 |
稅法規定 |
計稅基礎 |
預計負債 |
相關支出實際發生時允許稅前扣除 |
計稅基礎=0 舉例:產品質量保證、虧損合同和重組義務等 |
相關支出實際發生時不允許稅前扣除 |
計稅基礎=賬面價值 舉例:關聯方債務擔保等 | |
預收賬款 |
稅法規定的收人確認時點與會計規定相同 |
計稅基礎=賬面價值 |
稅法規定的收入確認時點與會計規定不同 |
計稅基礎=0 | |
應付職工薪酬 |
-般情況下。計稅基礎=賬面價值 ◆職工教育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結轉以后納稅 年度扣除,計稅基礎≠賬面價值 | |
其他負債 |
-般情況下,計稅基礎-賬面價值 舉例:違法罰款、稅收滯納金等稅法不允許稅前扣除的費用 |
【提示】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關鍵是看稅法規定以后期間能不能稅前扣除,如未來不能稅前扣除則計稅基礎等于賬面價值。
例題:下列各項負債中,其計稅基礎為零的是( )。
A、因欠稅產生的應交稅款滯納金
B、因購入存貨形成的應付賬款
C、因確認保修費用形成的預計負債
D、為職工計提的應付養老保險金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知識點: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
負債的計稅基礎為負債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可以稅前列支的金額。選項C,企業因保修費用確認的預計負債,稅法允許在以后實際發生時稅前列支,即該預計負債的計稅基礎=其賬面價值-稅前列支的金額=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