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風險應對
一、總體應對措施的內容(教材P250)
1.向項目組強調保持職業懷疑的必要性;
2.指派更有經驗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審計人員,或利用專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導;
4.在選擇擬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時融入更多的不可預見的因素;
5.對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或范圍做出總體修改。
【相關鏈接】教材P83-84
CSA第1101號第十七條:職業懷疑是指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的一種態度,包括采取質疑的思維方式,對可能表明由于錯誤或舞弊導致錯報的跡象保持警覺,以及對審計證據進行審慎評價。
【例題1·多選題】 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2年度財務報表。在進行控制測試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下列針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中,恰當的有( ABC )。
A.審計項目合伙人在整個審計過程中需要對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作出總體修改
B.審計項目合伙人應當向項目組強調在獲取和評價審計過程中保持職業懷疑
C.審計項目合伙人應當指派更有經驗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審計人員,或利用專家的工作
D.審計項目合伙人應當選擇綜合性審計方案進行總體應對
二、對擬實施審計程序做出總體修改應考慮的因素(教材P251)
1.在期末而非期中實施更多的審計程序;
2.通過實施實質性程序獲取更為廣泛的審計證據;
3.增加擬納入審計范圍的經營地點的數量。
三、增加審計程序不可預見性的方法(教材P251)
1.對某些以前未測試的低于設定的重要性水平或風險較小的賬戶余額和認定實施實質性程序;
2.調整實施審計程序的時間,使其超出被審計單位的預期;
3.采取不同的審計抽樣方法,使當年抽取的測試樣本與以前有所不同;
4.選取不同的地點實施審計程序,或預先不告知被審計單位所選定的測試地點。花了幾萬元報名北京一家注冊會計師考試包過強化班。去年該強化班押題的命中率非常高,需要該輔導強化班資料的朋友加我QQ750158010免費索取 來者不拒,逐一陸續發送給大家, 希望大家都能順利通過考試拿證。
審計程序的不可預見性示例
審計領域 | 一些可能適用的具有不可預見性的審計程序 |
存貨 | 向以前審計過程中接觸不多的被審計單位員工詢問,例如采購、銷售、生產人員等 |
在不事先通知被審計單位的情況下,選擇一些以前未曾到過的盤點地點進行存貨監盤 | |
銷售和應收賬款 | 向以前審計過程中接觸不多或未曾接觸過的被審計單位員工詢問,例如負責處理大客戶賬戶的銷售部人員 |
改變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的對象,例如對收入按細類進行分析 | |
針對銷售和銷售退回延長截止測試期間 | |
實施以前未曾考慮過的審計程序,例如: ①函證確認銷售條款或者選定銷售額較不重要,以前未曾關注的銷售交易,例如對出口銷售實施實質性程序。 ②實施更細致的分析程序,例如使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復核銷售及客戶賬戶。 ③測試以前未曾函證過的賬戶余額,例如,金額為負或是零的賬戶,或者余額低于以前設定的重要性水平的賬戶。 ④改變函證日期,即把所函證賬戶的截止日期提前或者推遲。 ⑤對關聯公司銷售和相關賬戶余額,除了進行函證外,再實施其他審計程序進行驗證 | |
采購和應付賬款 | 如果以前未曾對應付賬款余額普遍進行函證,可考慮直接向供應商函證確認余額。如果經常采用函證方式,可考慮改變函證的范圍或者時間 |
對以前由于低于設定的重要性水平而未曾測試過的采購項目,進行細節測試 | |
使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審閱采購和付款賬戶,以發現一些特殊項目,例如是否有不同的供應商使用相同的銀行賬戶 | |
現金和銀行存款 | 多選幾個月的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進行測試 |
對有大量銀行賬戶的,考慮改變抽樣方法 | |
固定資產 | 對以前由于低于設定的重要性水平而未曾測試過的固定資產進行測試,例如考慮實地盤查一些價值較低的固定資產,如汽車和其他設備等 |
跨區域審計項目 | 修改分支機構審計工作范圍或者區域(如增加某些較次要分支機構的審計工作量,或實地去分支機構開展審計工作) |
總體審計方案類型
(1)實質性方案是指注冊會計師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以實質性程序為主;
(2)綜合性方案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時,將控制測試與實質性程序結合使用。
如果評估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為高水平,則注冊會計師擬實施的總體審計方案更傾向于實質性方案;相反,則適宜采用綜合性方案。
2.評估重大錯報風險與擬實施的總體方案的對應關系(表12-2)
重要賬戶或交易 | 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 | 相關控制預期是否有效 | 相關控制預期是否有效 | ||||||||||||
重大錯報風險水平 | 是否為特別風險 | 相關認定 | 總體 方案 | 控制測試 | 控制測試索引號 | 實質性程序 | |||||||||
存在 / 發生 | 完整性 | 權利和義務 | 準確性 / 計價和分攤 | 截止 | 分類 | 列報 | |||||||||
分析程序 | 細節測試 | ||||||||||||||
營業收入 | 高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綜合性方案 | 是 | 是 | 是 | |||||
應收賬款 | 高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
營業收入 | 高 | 是 | 是 | 是 | 是 | 否 | 實質性方案 | 否 | 是 | 是 | |||||
應收賬款 | 高 | 是 | 是 | 是 | 否 | 否 | 是 | 是 |
3.對選擇總體審計方案的考慮
(1)總體審計方案針對的是“進一步審計程序”而言的概念。
(2)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為確定總體審計方案奠定了基礎,注冊會計師根據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恰當選用實質性方案或綜合性方案。
(3)通常情況下,出于成本效益的考慮,注冊會計師可以采用綜合性方案。
(4)如果評估的是“僅通過實質性程序無法應對重大錯報風險”,則注冊會計師必須通過實施控制測試,才可能有效應對評估出的某一認定的重大錯報風險。
(5)如果注冊會計師的風險評估程序未能識別出與認定相關的任何控制,或注冊會計師認為控制測試很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注冊會計師可能認為僅實施實質性程序就是適當的。
(一)進一步審計程序的含義(教材P253)
進一步審計程序是指注冊會計師針對評估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審計程序,包括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
(二)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要求(教材P253)
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即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應當與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具備明確的對應關系。
事項 序號 | 財務報表項目及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 | 報表項目及認定類別 | 擬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 ||
性質 | 時間安排 | 范圍 | |||
1 | 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不足 | 應收賬款/計價和分攤 | 實質性分析程序(應收賬款賬齡),重新計算(壞賬準備) | 財務報表日后 | 全年應收賬款 |
2 | 本期固定資產少提折舊 | 固定資產/計價和分攤 | 實質性分析程序、重新計算 | 財務報表日后 | 各種類別固定資產 |
3 | 本期收入虛增 | 營業收入/發生 | 實質性分析程序,函證(應收賬款),檢查(銷售業務的銷售發票、發運單、收入明細賬) | 財務報表日前后 | 營業收入的虛增屬于舞弊,屬于特別風險的事項,有針對性選取金額大、關聯方交易、接近財務報表日前后的重大交易測試項目 |
(三)設計進一步審計程序時應考慮因素(教材P253)
1.風險的重要性
(比如虛構收入的舞弊風險);
2.重大錯報發生的可能性;
3.涉及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的特征
(比如存貨未計提應當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4.被審計單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質
(比如針對出納員挪用現金的舞弊風險所設計的所有銷貨款進行銀行賬戶結算);
5.注冊會計師是否擬獲取審計證據,以確定內部控制在防止或發現并糾正重大錯報方面的有效性
(比如管理層串通舞弊時內部控制已經失效)。
(四)設計進一步審計程序時特別考慮(教材P254)
注冊會計師無論選用實質性方案還是綜合性方案,都應當對所有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設計和實施實質性程序。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