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卷命題特點分析 |
第 2 頁:應考三問答 |
第 3 頁:答題技巧 |
二、應考三問答
(一)面臨哪些挑戰
對于絕大多數考生來說,迎戰注冊會計師考試將面臨巨大的挑戰。.認真地分析這些挑戰,有助于很好地了解應考的外部環境和理智地控制自我,從而從戰略和戰術兩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積極主動的精神狀態從容應戰。
1.難度較高
與其他類型的考試相比,注冊會計師的考試難度較高。一般認為,注冊會計師相關課程的試卷,體現了該學科的最高難度水平。因此,考生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壓力。有壓力并不一定是壞事,關鍵是壓力不能太大,而且要善于把壓力化為動力,進而產生復習效力。
2.可利用時間較少
考生在應考的同時大都要承擔工作和家庭兩方面的重負,這會大大地降低考生對時間的有效利用。這或許是眾多影響因素中最重要的方面。要應付這方面的挑戰,除了需要工作單位和家庭的配合以外,更主要的是要合理安排時間,盡量避免一些無關緊要事情的干擾,以便集中精力備考。
3.氣候條件較差
每年注冊會計師考試都在炎熱的夏天,高溫給考生的復習帶來了許多麻煩。高溫使人體的消耗比平時大,高溫還使人昏昏欲睡,精神很難集中,在缺少降溫措施的情況下,高溫還可能導致中暑、感冒等病癥。除了少數氣溫涼爽的地區外,糟糕的氣候條件導致考生無法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戰,這是考生遇到的自然條件方面的挑戰。
4.缺乏有效輔導
對于大多數考生來說,要應付難度較高的考試,迫切需要有效的輔導。雖然不少地方都有輔導班,但并非每個考生都能得到最滿意的輔導。尤其是在邊遠的不發達地區的考生,或者由于種種原因而無法參加應考輔導的考生,或者即使參加了輔導班而效果不佳的考生,特別是缺少財經背景知識的考生,如在復習時遇到問題,很難及時有效地解決。他們主要依靠自學來應付考試,這顯然又是一種挑戰。我們希望這本書能為考生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二)如何提高<稅法>的復習效率
如何有效地復習迎考,如何提高復習的效率,是每一個考生都要遇到的問題。我們根據多年的體會,結合<稅法>課程的特點,總結了以下5個要點,供考生參考。
1.樹立并堅定必勝的信心
與其他類型的考試有所不同,注冊會計師考試屬于資格考試,嚴格以“60分”為標準,不存在人為調整“分數線”的情況。也就是說,只要及格,就過關了。考生應付這種“過關”性的考試,實際上就是自我挑戰。
要成功挑戰自我,關鍵是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對于這一點,考生大都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仍然會有一些考生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相信自己。為此,需要分析自己的長處,以便強化自信心,對于短處的分析不要被低落的情緒所控制。經驗告訴我們,更多地看到“光明”的一面,暫時忽視“陰暗面”,對于恢復和確立自信心是很重要的。
2.制訂復習計劃
也許有些考生認為,制訂計劃沒有什么意思;還有些考生認為即使制訂了計劃也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導致計劃無法完成,最終不能實施。的確,計劃只是應付考試的一種打算,是自己約束自己的一個規則。但計劃制訂的過程,能夠讓我們更加了解需要關注的問題,需要采取的措施,因此,即使不能完全按計劃行動,對學習也是有好處的。何況,如果能夠基本按照計劃有針對性地行動,就一定會有助于復習效率的提高。當然,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隨著情況的變化而進行適當調整。無論如何,對考生來說,有計劃和沒有計劃相比,總是利多弊少,因此,制訂計劃不可忽視。那么,如何制訂復習計劃呢?
首先,要抓住重點。前面我們已經指出了<稅法>考試的重點內容,考生應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用于這些重要內容上。
其次,要合理安排復習輪次。一般來說,復習是一個由不熟悉到熟悉、從不掌握到掌握的過程,因此要不斷重復考核內容。最好能有三個輪次的復習:
第一輪次的目的主要是弄懂相關知識點,解決“懂”的問題;
第二輪次的復習要把相關知識點串起來,以求對相關知識的全面了解和整體把握,達到“通”的水平;
第三輪次的目的是要熟悉和掌握考核內容,達到“熟”的水平。俗話說,“熟能生巧”,當達到“熟”的程度時,考生一定能過關。許多考生僅僅停留在“懂”的層次,對于許多問題掌握得還不牢靠、不扎實、不熟練,結果可想而知。
最后,要留有余地。計劃畢竟只是一種對未來行動的打算,在計劃實施過程中,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會干擾計劃的推行,因此,在制訂計劃時要留有余地,不要滿打滿算o
3.理清思路
許多考生經常會產生這樣的感覺:看書的時候,好像沒有什么不理解的,書本一合上,腦子里似乎什么也沒有。這說明,我們對所學知識缺乏整體上的把握。當需要處理復雜的問題時,思路是否清晰是關鍵。《稅法》課程所涉及的知識繁雜,要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并非易事。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稅收概念以外,對每一個稅種,需要有一個基本的、統一的分析框架,用于梳理
相關知識。盡管教材提供這種思考或梳理線索,但這些線索并不統一,缺少嚴密的邏輯聯系。
根據我們l0多年從事稅收學的教學和研究的體會,每一稅種都會涉及4個基本問題:(1)誰應該繳納這種稅?即誰應承擔依法納稅的義務?或者說,政府應對誰征稅?(2)按什么繳稅?即征稅的基礎是什么?或者說,政府對什么征稅?(3)應繳多少稅?即應承擔多少稅收負擔?或者說,政府應征多少稅?(4)怎么繳稅?即什么時候繳稅?繳到哪里或繳給誰?用什么方式繳稅?前三個問題,應由稅收實體法(有關稅種的法律)規范,對應的是三個稅收基本要素:即納稅人(tax payer)、課稅基礎(tax base)和稅收負擔(tax burden)。后一個問題,應由稅收程序法(稅收征管法和稅收行政法制)規范,但稅收實體法中也會有所涉及。以上4個基本稅收問題。就是4條基本的思路,是考生梳理思路的主要框架。對于考生來說,在復習每一稅種時,可以按這4個方面去把握。
4.突破重點
《稅法》考試的重點是明確的。對于被列為重點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五章內容,一定要達到前面所說的“熟”的程度。對于非重點章,在時間和精力的安排上要相應減少,在時間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一些預計分值很小的章節戰略性放棄。
5.熟悉《稅法》考試的歷年考題
在命題規則沒有很大改變的情況下,對于<稅法>考試近幾年的試卷要潛心研究,因為新制度考試無論在試題結構上,還是在難易程度上,應該與其相差不大。此外,重要的考點,在考題中會重復出現。這也是不少已過關考生的~個經驗。因此,熟悉歷年考題,對于提高復習效率是很有幫助的。這不僅有功于熟悉題型,還有助于模擬練習。
考生不妨像正式考試那樣,在規定的考試時間內,采取閉卷的方式考考自己。然后,對照標準答案,分析原因,鞏固考核內容。
(三)屢考屢敗怎么辦
有些考生上次考試未通過,甚至連考兩次以上,均未及格。這的確是很讓人掃興的事情。對于那些失敗原因主要在復習迎考方面的考生來說,可以采取前面“如何提高《稅法》的復習效率”的建議性措施。這里主要針對那些臨場發揮失敗的考生,提出若干建議。
第一,要放下思想包袱。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樹立必過的信心。
第二,考前要熟記重要內容。對于已經弄懂的內容,要想辦法記住。記憶的方法很多,只要肯動腦筋,就會發現有用的方法。例如,可以把相近的或相反的內容放在一起,對比記憶。要善于把零碎的知識點用一條“線”連起來,這條“線”可以是邏輯思路,也可以是別的容易串起來的東西。只有熟記考核內容,才能在考場輕松、準確、快速地答題。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已經懂了,而忽視必要的記憶。
第三,適當進行考前模擬訓練。考前模擬訓練,可以使考生熟悉考試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熟悉考核的重點,以及驗證自己的復習水平和對考核內容的掌握程度。所以,認真做幾套模擬試題,是有幫助的,但不要陷入題海之中。
第四,注意臨考前營養和休息。臨考前,要注意增加補充高效的營養物質,特別是蛋白質,但是不要盲目服用強化記憶的營養液或藥物,以免適得其反,弄巧成拙。另外,要注意考前幾天的休息,特別是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第五,靈活運用答題技巧。關于這個話題,下面將詳細闡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