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2013年大綱內容的變化分析 |
第 2 頁:綜合階段考試特點分析 |
第 3 頁:綜合階段復習策略 |
三、綜合階段復習策略
(一)明確復習的重點
1.會計、審計、稅法及職業道德,分值在53分左右,屬于中文部分的復習重點。必須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的鉆研。
2.財務管理、公司戰略、經濟法,其難度與專業階段差距不大,但復習中必須注意全面性和各科目之間的綜合性。
【提示】2013年,公司戰略和經濟法兩門課程有了較大的調整,建議學員能夠學一下專業階段的相關課程。
3.英文部分,不躲避不畏懼,要直面慘淡的英文基礎,堅持學習。
英文部分的總體分值提高,預計可能出現四個英文題目,每個分值在5-6分左右,會涉及到會計、審計、職業道德、財務管理、公司戰略的內容。
整體難度預期會有所調整,完全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一定的分值。
(二)掌握考試的特點
1.準則法規的掌握與專業知識的總結
會計、審計、稅法、職業道德、經濟法,必須掌握相關的準則及法規的原文表述,能夠用專業的方式去表達。
財務管理和公司戰略,部分內容(如內部控制)可以參考原文,其他內容掌握其精髓,可以用自己的話進行總結。
2.多打字,少復制粘貼
機考并不是考查復制粘貼的能力,所有復制粘貼的內容,幾乎都是不能得分的。
3.復習中多留意總結及運用專業術語表達
綜合階段選拔的是高水平的專業人才,不善于用專業術語進行表達的人,是很難通過考試的。
(三)不要用專業階段的學習思路來學綜合階段
“實質重于形式”在綜合階段學習中是大量應用的。分析問題的實質并解決問題是綜合階段考查的主要方向。
專業階段——練招式,奠定基礎
綜合階段——練內功,提升修為
思維方式的轉變是綜合階段學習的最重要的內容
【案例1】這場愛情中誰更受傷?
1.一個男人,未婚妻與其他男人同吃同住,他默默的忍受
2.這個男人,沖破封建的觀念,堅決要娶回他的未婚妻
3.這個男人,卻因為他對未婚妻的堅持和等待,而被無數人唾棄和鄙視
這個故事還有一個大家熟悉的版本…………
更受傷的那個人——馬文才
【案例2】如果這是的愛情?
1.如果你的女兒,今年13歲了,很漂亮,你是否擔心她早戀?
2.你的女兒,不僅早戀了,而且這個男孩還打死了你的外甥!
3.你的13歲的女兒與這個殺人兇手要私奔!
這樣的愛情,你能認為這是愛情嗎?
更多的時候,我們卻都認為這是個凄美愛情……
【案例3】你會愛上這個男人嗎?
1.他的父親是個漢奸
2.他很早就成為小混混
3.他一邊聲稱只愛他的女友,一邊四處留情
4.他好勇斗狠,被人砍成了肢體殘疾
5.無固定職業,主要收入來源為偷盜所得
你會愛上這個男人嗎?
這就是現代文學中的經典之作…………
以上例子說明,我們太容易去接受一個別人灌輸來的觀點,而沒有自己動腦去分析現象背后的本質。
【案例4】甲公司主要從事小型電子消費品的生產和銷售。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
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況及其環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20×8年下半年,受金融衍生品投資失敗的影響,甲公司主要競爭對手之一的乙公司(非甲公司的關聯公司)及其下屬全資子公司——丙公司均陷入財務困境。為取得丙公司的機器設備,甲公司于20×8年8月31日與乙公司簽訂協議,以1億元購入其所持丙公司的全部股權。按照協議約定,丙公司于20×8年9月30日遣散了全部員工,并向甲公司移交了全部資產和負債。甲公司于20×8年10月將丙公司的全部機器設備和存貨轉移到甲公司下屬生產基地,并對設備進行了重新組合安裝,同時向丙公司派出新的管理團隊和員工,丙公司轉而負責甲公司部分產品的銷售。
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搞中記錄了所獲取的甲公司合并財務數據,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金額單位:萬元)
年份/項目 |
未審數 |
已審數 |
20×8年 |
20×7年 | |
商譽—購入丙公司形成 |
600 |
0 |
【分析】由于甲公司購并丙公司的主要目的是取得其機器設備,不承接丙公司員工,并且甲公司將生產設備轉移至自己的生產基地進行了重新組合安裝,丙公司則轉成銷售公司,因此,可能存在購并取得的資產、負債的組合不能滿足形成一項業務所需要素的風險。如果購并所涉及的資產、負債的組合不能形成一項業務,則不能形成企業合并,因此甲公司合并財務報表不應確認商譽。
并且應將購買成本按照購買日取得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相對公允價值基礎進行重新分配。這可能涉及相關合并財務報表項目金額的調整。
穿越迷霧,看清楚現象背后的本質!
四、綜合階段課程安排計劃
強化班——以專題的形式,綜合相關的知識內容,真正體現“綜合”的特點。并對會計、審計、稅法和職業道德內容進行深入探討。
案例班——以綜合案例的形式,系統演練相關的知識要點,并提升應試技能。
串講班——對重要知識進行最后的梳理,使學員達到應試的要求。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