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簡答題 |
第 6 頁:綜合題 |
第 7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三、簡答題
1.(1)考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首先要做的是資源審計。審計人員需要識別企業目前擁有的資源,以及這些資源的生產能力、彈性、平衡性以及對內部環境的影響。這些信息的獲取有助于回答資源是如何符合企業戰略的問題以及在外部事物中有何作用的問題。同時,還可以看出本企業資源的優勢、劣勢及其獨特的能力,從而最終回答企業資源能給企業帶來多少價值的問題。
(2)資源審計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分析,分別是實物資源、無形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和財務資源。
2.由人民幣貸款利率高,美元貸款利率低,所以套利過程可以考慮:借入美元、貸出人民幣。由于美元對人民幣的即期匯率是6.30,則可以借入美元數額是12 600/6.3=2 000(萬美元)。因此套利思路是:以6.25%的利率借入2 000萬美元,可以獲得l2 600萬人民幣,將獲得的l2 600萬人民幣以6.80%的利率貸出。
一年后,貸出人民幣可以收回的本利和=12 600+1 2 600×6.80%=13 456.8(萬人民幣);由于借入美元2 000萬美元,一年后需要支付的本利和=2 000+2 000×6.25%=2 125(萬美元),因此在借入美元的同時可以簽訂買入美元的一年期遠期合同,按6·30的匯率買入美元用于歸還美元本利和,需要人民幣=2 125×6.30=13 387.5(萬人民幣)。此時投資者手中還有人民幣:l3 456.8—13 387.5=69.3(萬人民幣),即投資者到期時可以獲得利潤為69.3萬元人民幣。
3.(1)編制預算最常用的方法有增量預算和零基預算。增量預算的優點包括:①預算是穩定的,并且變化是循序漸進的;②經理能夠在一個穩定的基礎上經營他們的部門;⑧系統相對容易操作和理解;④遇到類似威脅的部門能夠避免沖突;⑤容易實現協調預算。增量預算的缺點在于:①它假設經營活動以及工作方式都以相同的方式繼續下-L--;②不能擁有啟發新觀點的動力;③沒有降低成本的動力;④它鼓勵將預算全部用光以便明年可以保持相同的預算;⑤它可能過期,并且不再和經營活動的層次或者執行工作的類型有關。
零基預算的優點包括:①能夠識別和去除不充分或者過時的行動;②能夠促進更為有效的資源分配;③需要廣泛的參與;④能夠應對環境的變化;⑤鼓勵管理層尋找替代方法。零基預算竹缺點在于:①它是一個復雜的耗費時間的過程;②它可能強調短期利益而忽視長期目標;③管理團隊可能缺乏必要的技能。
(2)甲公司采用零基預算更為合理。因為甲公司在2011年費用大幅度上升,應該重新規劃公司各項活動的費用,而同時公司董事會也希望能夠應對環境的變化并且能夠識別和去除一些不必要的費用,這正是零基預算的優點,所以根據以上材料,采用零基預算更為合理。
4.(1)根據我國最新制定的相關內部控制原則,可以判斷,該公司的內部控制系統在以下幾個方面不符合相關規定:
①控制環境。控制環境是其他內部控制因素的根基,主要包括人員的道德觀和勝任能力、董事會提供的指示和管理的效率。該公司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速凍食品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菌群和菌落超出了相關食品安全標準的規定,而且根據投訴員工的說法.公司一向缺乏嚴謹的工作作風,此次漠視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只是公司對待類似問題的一個例子,說明該公司某些員工,特別是管理層的人員缺乏基本的道德觀和誠信觀。同時,在食品生產質量檢驗部的一名員工向其所在部門的領導反映這一問題時,未得到任何答復,也反映出該公司管理效率的低下。
②風險評估。公司對食品出現問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重視不夠,未能主動對其采取措施.造成員工向媒體投訴,使公司遭受損失。
③信息與溝通。有效的溝通應當在企業內部以全方位的方式進行,包括管理者與普通員工的溝通,也包括企業與外部各方的有效溝通。該公司員工在發現問題后向其所在部門的領導進行反映,但并未得到任何答復,說明內部溝通出現了問題。同時,該員工在沒有得到答復的情況下,向外部媒體投訴,表明該公司對外溝通的渠道也存在問題。
(2)根據材料可知,甲公司目前面臨的風險主要包括:
①法律/合規性風險,該公司一種速凍食品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茵群和菌落超出了相關食品安全標準的規定。
②產品風險,產品質量不過關。
③聲譽風險,由于產品不符合相關食品安全標準的規定,再加上該名員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甲公司一向缺乏嚴謹的工作作風,此次漠視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只是公司對待類似問題的一個例子,會對該公司聲譽帶來嚴重的長期影響。
甲公司是擬上市的食品生產公司,該公司的產品對消費者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由于
該公司出現的法律/合規性風險和產品風險,會導致消費者對該公司產品的不信任。同時,有關的這些事情是由一名員工自己向媒體投訴而暴露出來,表明該公司內部控制及上市的一些規定沒有達到要求,從短期來看會影響該公司上市的計劃和進程,從長期來看最終會對甲公司的聲譽帶來負面影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