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綜合題 |
第 5 頁:單項選擇題答案 |
第 6 頁:多項選擇題答案 |
第 7 頁:綜合題答案 |
二、多項選擇題
1、【正確答案】ABDE
【答案解析】選項C應按加權平均數確定。
2、【正確答案】BCE
【答案解析】如果與或有事項相關的義務將其確認為負債,應同時符合三個條件。選項A將未到期商業匯票貼現,不是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選項D金額不能夠可靠地計量。
3、【正確答案】ABC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重組義務。重組是指企業制定和控制的,將顯著改變企業組織形式、經營范圍或經營方式的計劃實施行為。債務重組不符合上述定義,所以不能選擇。
4、【正確答案】ACD
5、【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或有事項的處理。選項A,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應先分析是否存在標的資產,若不存在標的資產,則直接將預計損失確認為預計負債。若存在標的資產,則應判斷標的資產是否發生減值,若標的資產發生了減值,應計提資產減值損失,預計損失超出資產減值的部分才能確認預計負債;選項D,因前期是根據合理預計的金額確認的預計負債,不屬于會計差錯;選項E,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是“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而不是“可能”。
6、【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預計負債的計量。
由于該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不存在標的資產,大地公司應當按照履行合同造成的損失與違約金兩者中的較低者確認一項預計負債:
借:營業外支出300000
貸:預計負債300000
待相關產品生產完成后,將已確認的預計負債沖減產品成本:
借:預計負債300000
貸:庫存商品300000
7、【正確答案】ABCD
8、
<1>、【正確答案】AC
【答案解析】企業清償預計負債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預期由第三方補償的,補償金額只有在基本確定能夠收到時才能作為資產單獨確認。確認的補償金額不應當超過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
<2>、【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將或有事項確認為資產的條件是:與或有事項有關的義務已經確認為負債,清償負債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預期由第三方或其他方補償,則補償金額只能在基本確定能收到時,作為資產單獨確認;蛴匈Y產很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時,應在會計報表中披露。因此,選項A不正確,選項B正確。對于因或有事項而確認的負債,企業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單列項目反映,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作相應披露。因此,選項C正確,選項D、E不正確。
9、
<1>、【正確答案】ADE
【答案解析】選項B,極小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或有負債一般不應予以披露;選項C,不應當確認。
<2>、【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E選項,A公司以自身的房地產作為抵押不屬于或有事項。
<3>、【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預計負債=(3)5250×50%+(4)(6300+180)×90%+(6)10=8467(萬元);應付職工薪酬=(6)100(萬元);管理費用=(6)100+(6)10=110(萬元);銷售費用=0;營業外支出=(3)5250×50%+(4)(6300+180)×90%+(8)30=8487(萬元)
10、
<1>、【正確答案】ABCE
【答案解析】選項D,2011年財務會計報告批準報出前,調整減少應交所得稅37.5萬元。
<2>、【正確答案】ABCDE
11、
<1>、【正確答案】AE
<2>、【正確答案】AC
【答案解析】執行合同損失=(60-50)×10000=100000(元);
不執行合同的違約金損失=50×10000×15%=75000(元),標的資產按市價計算減值金額=(60-55)×10000=50000(元),退出合同的最低凈成本=75000+50000=125000(元),大于執行合同損失,所以應選擇執行合同。因存在標的資產且發生了減值,應對標的資產計提跌價準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100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100000
12、
<1>、【正確答案】ABCD
<2>、【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對甲產品,由于不存在標的資產,所以A公司應根據執行合同損失=1000-800=200(萬元)與違約金300萬元兩者較低者,確認預計負債200萬元,即選擇執行合同。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200×25%=50(萬元),并納稅調整。
對乙產品,應根據執行合同損失=900-600=300(萬元)與違約金100萬元兩者較低者確定損失100萬元,需要確認預計負債。由于存在標的資產,B產品發生減值50(900-850)萬元,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遞延所得稅資產=150×25%=37.5(萬元),并需要納稅調整。
<3>、【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對甲產品,由于不存在標的資產,所以A公司應根據執行合同損失=1000-800=200(萬元)與違約金300萬元兩者較低者,確認預計負債200萬元,即選擇執行合同。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200×25%=50(萬元),并納稅調整。
對乙產品,應根據執行合同損失=900-600=300(萬元)與違約金100萬元兩者較低者確定損失100萬元,需要確認預計負債。由于存在標的資產,B產品發生減值50(900-850)萬元,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遞延所得稅資產=150×25%=37.5(萬元),并需要納稅調整。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