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簡答題 |
第 4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5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6 頁:簡答題答案 |
三.簡答題
1.
【答案】
(1)不正確。A注冊會計師抽樣過程中定義總體不適當。注冊會計師測試的目的是賒銷是否經過授權審批,賒銷審批應當是授權人在銷售單上的簽署意見,所以應當將全部的銷售單定義為測試的總體。
(2)不正確。賒銷審批應當由授權人員執行,由未經授權的人員代為審批應視為一項控制偏差。
(3)不正確。樣本中發現的偏差數量除以樣本規模得出的數值是對總體的最佳估計,但注冊會計師還要考慮抽樣風險,才能得出總體偏差率上限。
(4)正確。
(5)不正確。總體偏差率上限=風險系數/樣本量=6.3/95=6.63%。
2.
(1)不正確。測試采購交易均已入賬,應當將原始憑證(發運單、賣方發票)作為抽樣的總體。
(2)不正確。A注冊會計師應當查明丟失憑證原因,除非有足夠證據證明已經恰當執行控制,否則應視為控制偏差。
(3)不正確。A注冊會計師不應隨意更換樣本項目,否則會破壞樣本的隨機性,不符合統計抽樣的原理。
(4)不正確?傮w偏差率的最佳估計數=樣本偏差率=1/60=1.67%,總體偏差率上限=4.8/60=8%。
(5)正確。
3.
【答案】
=[50×2.3×1500÷(70000-49000)]2=68(個)
(2)
樣本平均錯報=樣本實際金額與賬面金額的差額/樣本量=(120-100)/68=0.2941(萬元)審定
推斷的總體錯報=0.2941×1500=441.15(萬元)。
【解析】本題審定金額小于樣本的賬面余額,屬于高估錯報。
4.
【答案】
(1)樣本規模=2000÷150×2=27(個)
(2)推斷的總體錯報=350÷(1350÷2000)=518.52(萬元)
(3)應當采用差異法推斷總體,因為該方法適用于錯報金額與抽樣單元本身而不是其金額相關的情況。
推斷的總體錯報=0.099×1500=148.5(萬元)
(4)推斷的總體錯報為148.5,雖低于但很接近可容忍錯報150,所以注冊會計師需要作出拒絕接受總體的結論。
5.
【答案】
(1)正確。
(2)不正確。在PPS抽樣中確定樣本規模無須考慮被審計金額的預計變異性,所以注冊會計師不需要預先計算得出標準差。
(3)不正確。PPS抽樣中項目被選取的概率與其貨幣金額大小成比例,因而生成的樣本自動分層。
(4)不正確。PPS抽樣以貨幣單元作為抽樣單元,但注冊會計師卻不是對具體貨幣單元進行審計,而必須針對實物單元(或稱邏輯單元)實施審計測試。
(5)正確。
6.
【答案】
(1)正確。樣本規模=2500×3÷(125-50×1.6)=167(個)。
(2)不正確。在PPS抽樣中應按降序排列錯報比例即:t1=15.4/22=0.7,t2=5/10=0.5.
(3)不正確;窘缦=2500×(3÷167)×1=44.91(萬元)
(4)不正確。第1個錯報所增加的錯報上限=2500×(4.75-3)÷167×0.7=18.34(萬元),第2個錯報所增加的錯報上限=2500×(6.3-4.75)÷167×0.5=11.6(萬元)。
(5)不正確。總體錯報上限點估計值=44.91+18.34+11.6=74.85(萬元),低于可容忍錯報
125萬元,所以可以接受總體賬面金額。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