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二、多項選擇題
1.助理人員對應收賬款進行函證時,A注冊會計師認為助理人員的處理合理的有( )。
A、應收賬款的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為低水平,助理人員準備選擇資產負債表前適當日期為函證截止日實施函證
B、考慮到重要性和審計成本的原因,助理人員并未對所有的應收賬款進行函證
C、助理人員對被審計單位內控有效、預計差錯率較低、欠款金額小的債務人數量較多,且確信對方能認真對待詢證函,并對不正確的情況予以反饋的采用了消極式函證
D、助理人員收到的回函有的采用信件,有的采用傳真等各種形式,最后統計的回函率為50%,助理人員認為已經取得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準備確認應收賬款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應收賬款的函證程序。
如果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為低水平,為合理安排審計時間,注冊會計師可選擇資產負債表日前適當日期為函證截止日實施函證;對同時具備:(1)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為低水平;(2)涉及大量余額較小的賬戶;(3)預期不存在大量的錯誤;(4)沒有理由相信被詢者不認真對待函證等條件時,注冊會計師可考慮采用消極式函證;如果以電話、傳真、郵件等形式的回函,應取得書面證明。
2.下列關于W公司收入確認的表述中,注冊會計師認為正確的有( )。
A、銷售商品涉及商業折扣的,應當按照扣除商業折扣后的金額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
B、合同或協議價款的收取采用遞延方式,如分期收款銷售商品,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當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
C、根據收入和費用配比原則,與同一項銷售有關的收入和成本應在同一會計期間予以確認。成本不能可靠計量,相關的收入也不能確認
D、賣方僅僅為了到期收回貨款而保留商品的法定產權,則銷售成立,相應的收入應予以確認
【正確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本題銷售與收款交易的實質性程序。
合同或協議價款的收取采用遞延方式,如分期收款銷售商品,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當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
3.注冊會計師對M公司2011年的相關收入進行審計時,發現M公司存在以下與收入確認相關的交易處理情況,其中正確的有( )。
A、M公司確認對B公司銷售收入計2000萬元(不含稅,增值稅稅率為17%),相關會計記錄顯示,銷售給B公司的產品系按其要求定制,成本為1800萬元,支付了1000萬元款項,該產品尚存放于Y公司,且M公司尚未開具增值稅發票和通知B公司提貨
B、M公司擬以在2011年12月按合同約定給A公司發出產品時,對方告知由于發生巨額虧損,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承諾付款。為了保持良好的客戶關系,M公司仍于2011年末交付產品,但在2011年未確認相應的主營業務收入
C、2011年12月,M公司銷售一批商品給C公司。C公司已根據M公司開出的發票賬單支付了貨款,取得了提貨單,但M公司尚未將商品移交C公司。M公司未確認該筆收入
D、2011年12月30日, M公司銷售一批高檔家具給D賓館。該批家具總售價1000萬元,12月30日裝運家具時,已收到800萬元貨款,合同約定,M公司應將該家具送抵D賓館并按照圖紙擺放到各客房。M公司在2012年1月3日安裝擺放完畢,且收到剩余貨款。2011年,M公司確認了銷售收入1000萬元
【正確答案】 B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銷售與收款交易的實質性程序。
選項A,由于B公司并未驗收,產品是否合格無法認定,所以不應確認收入;選項B,由于并不滿足預期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這個關鍵的條件,所以不應確認收入;選項C,采用交款提貨的銷售方式,即購買方已根據銷售方開出的發票賬單支付貨款,并取得銷售方開出的提貨單。在這種情況下,購買方支付貨款并取得提貨單,說明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已轉移給購買方,雖然商品未實際交付,M公司仍可以認為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選項D,雖然M公司尚未完成安裝擺放工作,但就該銷售而言,安裝工作并不是影響銷售實現的重要因素。
4.關于以下科目截止測試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銀行存款截止測試的關鍵在于確定企業在各開戶銀行的最后一張支票的號碼,并查實該號碼之前的所有支票均已開出
B、注冊會計師可以對結賬日前后一段時間內現金收支憑證進行審計,以確定是否存在跨期事項
C、主營業務收入截止測試的關鍵是檢查開具發票的日期、記賬日期和發貨日期三者是否屬于同一適當的會計期間
D、注冊會計師應當獲取存貨盤點日前后存貨收發及移動的憑證,檢查庫存記錄與會計記錄期末截止是否正確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銷售與收款交易的實質性程序。
選項A,截止測試最后就是要看賬簿記錄登記日期是否正確,除了找到最后一張支票外,還要看之前的開出情況;選項B可以驗證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跨期事項;選項C,截止測試目的在于確定被審計單位主營業務收入的會計記錄歸屬期間是否正確,應把握三個重要日期:發票開具日期、記賬日期、發貨日期,應保持在同一期間;存貨盤點的目標是獲得盤點日存貨余額的證據,所以盤點中的截止測試也應是基于盤點日前后來考慮。如果盤點日不是資產負債表日,則需要推算到資產負債表日。該選項還包含推算到資產負債表日的意思,所以選項D的描述是正確的。
5.在對主營業務收入的截止測試時,注冊會計師應該圍繞的審計路線有( )。
A、從報表日前后若干天的發運憑證查至發票開具情況與賬簿記錄
B、從報表日前后若干天的賬簿記錄查至記賬憑證,檢查發票存根與發運憑證
C、從銷售發票追查至發運憑證
D、從報表日前后若干天的發票存根查至發運憑證與賬簿記錄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銷售與收款交易的實質性程序。
選項C中的銷售發票和發運憑證都是原始憑證,檢查其不能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截止測試的目的。
6.注冊會計師A接受委托審計甲公司2011年財務報表。在審計過程中,通過實施風險評估程序,發現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因面臨實現盈利指標的壓力而可能提前確認營業收入,并認為這方面的風險屬于特別風險,則在設計針對這一特別風險的實質性程序時,以下觀點正確的有( )。
A、在實施實質性程序時,必須使用細節測試
B、在實施實質性程序時,必須使用實質性分析程序
C、在實施函證程序時考慮詢證銷售協議的細節條款
D、在對銷售協議上的變動情況詢問被審計單位的非財務人員
【正確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實質性程序。
實質性分析程序不是審計實施階段必須使用的,尤其在應對特別風險時,注冊會計師可以全部實施細節測試而不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
7.下列情況中屬于注冊會計師必須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實施實質性程序的有( )。
A、系統變動導致某類交易記錄難以獲取
B、未決訴訟
C、控制環境和其他相關的控制較好
D、銷售收入的截止認定
【正確答案】 B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實質性程序。
某些交易或賬戶余額以及相關認定的特殊性質(如收入截止認定、未決訴訟)決定了注冊會計師必須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實施實質性程序。
8.下面有關實質性程序的表述正確的有( )。
A、當使用分析程序比細節測試能更有效地將認定層次的檢查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時,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實質性程序
B、當僅實施實質性程序并不能提供認定層次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控制測試,以獲取內部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
C、注冊會計師評估的某項認定的重大錯報風險越高,針對該認定所需獲取的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要求越低,注冊會計師越應當考慮將實質性程序集中于期中實施
D、如果實施控制測試很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注冊會計師可能認為僅實施實質性程序就是適當的
【正確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實質性程序。
注冊會計師評估的某項認定的重大錯報風險越高,針對該認定所需獲取的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要求越高,注冊會計師越應當考慮將實質性程序集中于期末或接近期末實施。
9.下列關于“針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在執行甲公司2011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業務時,如果注冊會計師A通過了解和實施控制測試程序發現甲公司的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則A應采取綜合性方案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
B、計劃的保證水平越高,對有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的可靠性要求越高。當擬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主要以控制測試為主,尤其是僅實施實質性程序獲取的審計證據無法將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時,注冊會計師應當獲取有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的更高的保證水平
C、在執行甲公司2011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業務時,如果注冊會計師A通過實施了解和控制測試程序發現甲公司的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則A應采取實質性方案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
D、薄弱的控制環境帶來的風險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廣泛影響,注冊會計師應當采取總體應對措施
【正確答案】 B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本題考查的是進一步審計程序。
選項A,“綜合性方案”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時同時采用控制測試與實質性程序。既然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實施進一步控制測試是不適宜的;選項D,屬于總體應對措施,而不是針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進一步審計程序,不符合題意。
10.注冊會計師在確定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時間時應當考慮的因素主要包括( )。
A、審計意見的類型
B、控制環境
C、錯報風險的性質
D、審計證據適用的期間或時點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本題考查的是進一步審計程序。
注冊會計師在確定何時實施審計程序時應當考慮的重要因素包括:(1)控制環境;(2)何時能得到相關信息;(3)錯報風險的性質;(4)審計證據適用的期間或時點。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