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簡答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第 6 頁:答案及解析 |
11、下列情形中,注冊會計師應當測試信息技術一般控制和信息技術應用控制的是( )。
A、不依賴手工控制和自動化控制
B、僅依賴手工控制,此類手工控制不依賴系統所生成的信息或報告
C、僅依賴手工控制,此類手工控制依賴系統所生成的信息或報告,注冊會計師需要通過控制測試來驗證控制有效性
D、同時依賴手工及自動化控制
12、下列審計程序,不能驗證應付賬款完整性認定的是( )。
A、檢查債務形成的相關原始憑證,如供應商發票、驗收報告或入庫單等,查找有無未及時入賬的應付賬款
B、獲取被審計單位與其供應商之間的對賬單,并將對賬單和被審計單位財務記錄之間的差異進行調節(如在途款項、在途商品、付款折扣、未記錄的負債等),查找有無未入賬的應付賬款
C、針對資產負債表日后付款項目,檢査銀行對賬單及有關付款憑證(如銀行匯款通知、供應商收據等),詢問被審計單位內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員,查找有無未及時入賬的應付賬款
D、從應付賬款明細賬,追查至相關原始憑證(如供應商發票、驗收報告或入庫單等)
13、注冊會計師從下列方面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其中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的是( )。
A、相關行業狀況、法律環境和監管環境
B、對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
C、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可能導致重大錯報風險的相關經營風險
D、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
14、針對“被審計單位某銀行賬戶的銀行對賬單余額與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不符”這一情況,最有效的審計程序是( )。
A、重新測試與銀行存款記錄相關的內部控制
B、檢查該銀行賬戶的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C、檢查銀行對賬單中記錄的資產負債表日前后的收付情況
D、檢查銀行存款日記賬中記錄的資產負債表日前后的收付情況
15、下列不屬于員工侵占資產的舞弊行為的是( )。
A、收到應收賬款之后轉移至個人銀行賬戶
B、向被審計單位競爭者泄露技術資料以獲取回報
C、將被審計單位的資產作為關聯方貸款的抵押
D、在財務報表中漏記部分應付賬款
16、下列有關“舞弊審計中治理層、管理層與注冊會計師的責任”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被審計單位治理層和管理層對防止或發現舞弊負有主要責任
B、如果在完成審計工作后發現舞弊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表明注冊會計師沒有遵守審計準則
C、由于審計的固有限制,即使注冊會計師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恰當計劃和執行了審計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財務報表中的某些重大錯報未被發現的風險
D、在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執行審計工作時,注冊會計師有責任對財務報表整體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
17、下列關于與集團財務報表審計有關的概念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如果單個組成部分對集團具有財務重大性,則屬于重要組成部分
B、集團項目組,是指參與集團審計的,包括集團項目合伙人在內的所有合伙人和員工
C、隨著單個組成部分對集團具有的財務重大性的增加,集團財務報表的重大錯報風險通常也會增加
D、具有財務重大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資產占集團公司資產總額的比率不應低于15%
18、下列有關復核審計工作底稿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對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可分為兩個層次,包括項目組內部復核和項目合伙人的質量控制復核
B、審計項目經理對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是最詳細的復核
C、由項目經理對工作底稿的復核屬于第一級復核,該級復核通常在審計現場完成,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爭取審計工作的主動
D、項目質量控制復核并不能減輕項目合伙人的責任,更不能替代項目合伙人的責任
19、下列關于持續經營審計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管理層對持續經營能力的合理評估期間應該是自財務報表日起的下一個會計期間(不少于12個月)
B、在評價管理層做出的評估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管理層做出評估的過程、依據的假設以及應對策略
C、如果評估期間少于審計報告日起的12個月,注冊會計師應當提請管理層將評估期間延伸至自審計報告日起12個月
D、注冊會計師判斷被審計單位將不能持續經營,但是財務報表仍然按照持續經營假設編制,注冊會計師應出具否定意見審計報告
20、針對下列提及的相關事項,注冊會計師認為不需要考慮加強調事項段的是( )。
A、異常訴訟或監管行動的未來結果存在不確定性
B、提前應用(在允許的情況下)對財務報表有廣泛影響的新會計準則
C、存在已經或持續對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的特大災難
D、對兩套以上財務報表出具審計報告的情形
21、下列有關其他信息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注冊會計師沒有專門的責任來確定其他信息是否得到適當陳述
B、如果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對其他信息出具鑒證報告,注冊會計師在對財務報表出具審計報告時就沒有必要考慮其他信息
C、如果在審計報告日前無法獲取所有其他信息,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日后盡早閱讀其他信息以識別重大不一致
D、注冊會計師發現其他信息中存在重大不一致的情況,而且需要修改其他信息而被審計單位拒絕修改,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其他事項段說明該重大不一致,或采取其他措施
22、下列有關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中監控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周期性地選取已完成的業務進行檢查,周期最長不得超過4年
B、在每個周期內,應對每個項目合伙人的業務至少選取一項進行檢查
C、參與業務執行或項目質量控制復核的人員不應承擔該項業務的檢查工作
D、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每年至少一次將質量控制制度的監控結果,傳達給項目合伙人及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的其他適當人員,以使會計師事務所及其相關人員能夠在其職責范圍內及時采取適當的行動
23、以下控制中,不屬于檢查性控制的是( )。
A、計算機程序自動生成收貨報告,同時也更新采購檔案
B、定期編制銀行存款調節表,跟蹤調查掛賬的項目
C、計算機每天比較運出貨物的數量和開票數量
D、每季度復核應收賬款貸方余額并找出原因
24、以下文件或底稿應當歸入永久性檔案的是( )。
A、與治理層的溝通和報告
B、重要資產的所有權證明文件復印件
C、控制測試工作底稿
D、總體審計策略
25、關于風險評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風險評估程序是審計準則強烈推薦的程序,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審計的具體環境決定是否選用
B、注冊會計師在審計的初步階段進行風險評估得出的結論,通常不會隨著審計的深入發生變化,即便獲取的某些審計證據表明注冊會計師得出結論的依據不再適用
C、評估重大錯報風險是審計中的孤立階段,這是其與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最大的不同,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貫穿于整個審計過程的始終
D、如果注冊會計師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獲取的審計證據與初始評估獲取的審計證據相矛盾,注冊會計師應當修正風險評估結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