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選題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對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應繳納的所得稅,由納稅人自行申報繳納
B、對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取得勞務所得應繳納的所得稅,稅務機關可以指定勞務費的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
C、扣繳義務人每次代扣的稅款,應當自代扣之日起15日內繳入國庫
D、應當扣繳的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未依法扣繳或者無法履行扣繳義務的,納稅人不需要再納稅
【答案】B
【解析】選項A,對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所得應繳納的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以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選項C,扣繳義務人每次代扣的稅款,應當自代扣之日起7日內繳入國庫;選項D,應當扣繳的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未依法扣繳或者無法履行扣繳義務的,由企業在所得發生地繳納。
2.多選題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下列對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的說法正確的有( )。
A、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的,經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可以選擇由其主要機構、場所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
B、企業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作為一個納稅年度
C、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的,可以不繳納企業所得稅
D、按季預繳所得稅的,應當自季度終了之日起20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答案】AB
【解析】選項C,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的,應當匯總計算并繳納企業所得稅;選項D,按月或按季預繳所得稅的,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3.多選題
下列各項中,既要調整納稅年度會計利潤,又要調整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的有( )。
A、稅收滯納金、罰款
B、對外捐贈的自產貨物
C、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時查出的當年未入賬收入
D、企業補交的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答案】CD
【解析】選項A、B是稅法與會計口徑上的差異,直接在調整應納稅所得額不需要調整會計利潤。
4.多選題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以下實際征收時適用10%稅率的有( )。
A、所有的非居民企業
B、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
C、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且取得所得與其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
D、在中國境內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所得與其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
【答案】BD
【解析】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且取得所得與其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適用25%稅率;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所得與其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適用20%的低稅率,但實際征稅時適用10%稅率。
5.單選題
企業實施分立重組,通過企業所得稅一般性稅務處理方法時,下列處理不正確的是( )。
A、分立企業應按公允價值確認接受資產的計稅基礎
B、企業分立相關企業的虧損計算限額相互結轉彌補
C、被分立企業對分立出去資產應按公允價值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D、被分立企業不再繼續存在時,被分立企業及其股東都應按清算進行所得稅處理
【答案】B
【解析】選項B,企業分立相關企業的虧損不得相互結轉彌補。
6.單選題
某居民企業2019年實際支出的工資、薪金總額為150萬元,福利費本期發生20萬元,撥繳的工會經費3萬元,已經取得工會撥繳收據,實際發生職工教育經費4.50萬元,該企業2019年應調整的應納稅所得額為( )萬元。
A、0
B、0.75
C、9.75
D、5.50
【答案】A
【解析】福利費扣除限額為150×14%=21(萬元),實際發生20萬元,準予扣除20萬元。工會經費扣除限額=150×2%=3(萬元),實際發生3萬元,可以據實扣除。職工教育經費扣除限額=150×8%=12(萬元),實際發生4.50萬元,可以據實扣除。調整應納稅所得額=0(萬元)
7.多選題
財務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的規定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應按照稅收法規的規定進行調整。下列各項中,屬于時間性差異的有( )。
A、廣告費用產生的差異
B、業務招待費用產生的差異
C、職工教育經費產生的差異
D、業務宣傳費產生的差異
【答案】ACD
【解析】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職工教育經費超過稅法規定的限額部分,在以后年度可以結轉,因此屬于時間性差異。
相關鏈接:
相關推薦:
歷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 注會大綱 | 考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