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年比:一萬人搶一個內陸地區的“苦差”確實匪夷所思
有記者去合川進行了實地走訪,結果發現,這個差事算是不折不扣的“苦差”——可能從事各種調查分析,每月下鄉數次;而月收入也就2000多元。
而往年的國考最熱職位根本就不是這么回事,中央一級機關才是人們擠破頭也想進的地方,見下圖:
過去爭破頭的職位都出現在中央一級(注:國考以錄用的年份作為年度批次,例如現在報名考試的是2013年)
“推陳出新”的A面:應屆生依然熱衷,卻苦于門檻高
這幾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都有一個關鍵詞——基層工作經驗。中央及其省級直屬機構錄用公務員要求基層工作經驗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10年達到70%,2011年達到85%,2012年則達到全部。在這樣的情勢下,應屆畢業生如果要想去中央一級的單位,只有極少數例外的職位可選擇了。例如去年最熱職位產生于國家民委,雖然要求碩士以上學歷,但是對基層工作經驗和語言能力都沒有什么要求,很難得。
但是,光基層工作經驗這一條也不足以說明為什么大家都往合川扎堆。根據統計,今年有9658個職位是不限工作年限的,占總數的74.86%(基本都在基層)。可是,不限工作年限不代表沒有別的要求,而要求包括兩類:一類要求專業、學歷、外語等硬件;另一類則是要求能吃苦,比如“常年出差”“職位需要晚上值班”“需常赴搶險救災現場,條件艱苦,適合男性”……要求多的許多基層職位成為了無人問津的冷門。在這樣的狀況下,合川的這份工作就成為了“奇葩”了,由于往年招不到人,所以今年這份職位極其罕見的沒有了附屬條件,幾乎考生報了名就必通過資格審查,能去考場了。當然,報考這個職位的考生也多半“醉翁之意不在酒”——方便通過審查,也就能夠去參加考試,為未來的省一級公務員考試或者國家公務員考試練練手。因此,合川調查隊的隊長認識很清醒:別看那么多人報名,最后很可能還是招不到人。
一份有9萬多2013年應屆畢業生參與的調研報告顯示,政府部門是應屆生首選,占24.2%。而選擇去企業工作的,體制內企業也是主流。2012的應屆生,一千個中就起碼有65個報考了國家機關公務員,再加上龐大的地方機關公務員的話,這個比例是驚人的。毫無疑問,萬里挑一的職位很直觀地顯示出應屆大學畢業生對公職的趨之若鶩卻難以進門。…[詳細]
“推陳出新”的B面:不光應屆生,社會人也對公職追求狂熱
不過,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應屆生這幾年來其實是呈現降低趨勢的。如前文所示,符合應屆生的工作基本在基層,要么就很苦,要么就條件太多,所以很多想要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應屆生只能望而卻步了,或者跑去過零門檻的獨木橋。而既然畢業生都到基層去,一萬人去搶一份零門檻工作,那么百萬的考試大軍哪里來呢?
每年國家公務員報名結束之后,人社部都會出一份通報,其中包括已經通過了資格審查的參考人員情況。盡管通報出稿之時,還有少部分考生的資格審查沒有進行,但是由于這個通報每年的統計時間段都是一致的,統計口徑也是一致的,因此很有參考價值,以下是近年來通告中的應屆生人數和社會考生人數對比(注:12、13年度,通報中省級以上職位沒有給出具體的應屆生人數,因為這些職位基本都拒絕應屆生報考了,因此下表將省級以上的數字全部視為社會考生,實際偏差很小):
應屆生明顯下降,社會生明顯增多(本數據非最終準確數據,但是為官方數據,可表現趨勢)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年輕人轉而投向公務員懷抱的越來越多。所以,“鐵飯碗熱”絕對不是個偽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