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的一位同事經常把公家的財物占為己有,其他同事對此很有意見,都推薦你向領導匯報這件事,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公職人員是代表政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國家公務的工作人員,是國家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和政令的執行者。公職人員的一舉一動并不僅僅是公職人員責任的外化,更是政府形象的窗口,是政府管理水平以及權威性與公正性的具體體現。這位同事將單位財務據為已有,不僅破壞了這位同事的個人形象,也損害了政府的光輝形象,甚至會毀壞政府的公信力與權威。對待這件事情,我會高度重視,盡快采取適當的方式妥善處理好。
對于同事經常將公家財物占為己有這件事情,我會冷靜觀察,深刻思考,充分了解情況,從源頭上把握問題出現的原因,分清同事是不了解情況還是明知故犯。在此基礎上,再采取進一步合理的行動方案。
首先,我會找同事進行溝通,如果這位同事并未認識到將公家財物占有己有的危害性與嚴重性,我會與同事深入交流,耐心詳細地向這位同事說明實情,做好同事的思想工作。若同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主動向單位歸還占有的財物,我將不再向領導匯報,并且向其他同事做好解釋溝通工作,希望同事們原諒這位同事的無心之過,給他糾正錯誤的機會,化解同事們之間的矛盾;同時,我會側面了解這位同事是不是因為家庭困難或是有其他困難才有此舉動,如果這位同事卻有困難,我會呼吁其他同事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這位同事共渡難關,維護整個單位的團結與穩定。
其次,如果這位同事明知占有公家財物與公務員的行為規范嚴重背離而依然我行我素,并且在經我勸說后仍不愿改正自己的錯誤,我會在適當的時機向領導說明情況,并建議領導在本單位開展一次公職人員廉政建設活動,強化公職人員廉政意識,并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遠離糖衣炮彈的侵蝕。
通過這件事情,我也將反省自身,在今后的工作中潔身自好,不通過不正當手段謀取公家或他人利益,不以權謀私,不濫用職權,加強自律、廉潔奉公,禁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穩得住心神、經得起考驗。
2.我國最突出的問題是農民的問題,農民的最大問題就是貧困問題,有人說解決農民問題最關鍵的就是減少貧困農民增加富裕農民。結合我國“三農”狀況,談談如何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參考答案】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即“三農問題”,歷來與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發展的大局聯系在一起,是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近年來農民年人均增長緩慢。要全面增加農民收入,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小康社會,關鍵在于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從目前來看,由于戶籍制度的限制,在與戶籍相連的社會保障、社會福利不平等的情況下,加之城市房價過高、準入門檻過高等,都使得前些年我國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出現表象轉移,實質留滯的特點。眾多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實際是出于城市的邊緣,并沒有實現真的轉移,即城市化。從流動方式和表現形態來看,目前民工的轉移有四種模式:一是離鄉不離土,即自己在城市里打工,土地由家中其他人或親戚耕種;二是離土不離鄉,即在本地從事非農產業,土地出租或轉讓給別人經營;三是離土又離鄉,即完全放棄了土地經營,在城市里經商和居住;四是農閑離鄉,農忙回鄉,即隨季節出行,亦工亦農,屬于兩棲性質。
針對上述情況,如何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主要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提高農村教育程度,尤其以年輕一代人進行中專普及和非教育適齡年齡的人進行專業技能化培訓為主。加強培訓基地建設,健全農村勞動力培訓網。對外出就業的農村勞動力,要加強職業指導培訓,使其自覺遵守勞動法規和城市文明公約,幫助他們提高流動擇業、依法維護自身勞動權益的能力。
第二,合理解決農民和農民工在城市中的戶口、身份問題。保證其能有醫療衛生、子女教學、住房等保障。保障農村勞動力合法權益。允許和鼓勵外出勞動力通過轉包、轉讓、托管等形式進行土地使用權流轉,同時加強跟蹤服務,為其提供法律咨詢和政策服務,并在社會保障、費用減免、資金信貸等方面為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第三,改革農村土地政策,使農民能敢于外出工作.逐步使農民走出農村,直到正真脫離土地.而并非使現有農村土地政策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對土地戀戀不舍。
第四,開展區域協作,加強農村勞動力的異地轉移。特別是開拓海外市場,加快對外勞務輸出步伐。要減化勞務輸出的手續,給予農村勞動力出國前期費用上的信貸支持,幫助農村剩余勞動力了解涉外就業信息,并充分發揮勞務合作企業的作用,加強境外務工技能培訓。
總之,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必須多管齊下,才能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給農民帶來切身的利益,相信通過以上的措施的落實,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一定會得到很好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