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關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都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所謂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科學和科學發展 的歷史證明,一切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質,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矛盾不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中,人的思維中的矛 盾是客觀世界矛盾的反映。只要我們從事物的內部,從聯系和運動中看事物,就會發現矛盾。“運動本身就是矛盾”。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學認識的首要前 提。科學都是研究事物矛盾的,科學每前進一步都是以揭露和認識新矛盾為內容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包含矛盾的,因 而對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分析也是應該分析的,所謂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具體表現為三種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 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三是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復雜的事物都是由 諸多矛盾構成的系統,都包含著自身特殊的矛盾,從而與其他事物區別開來。從橫向講,機械、物理、化學、生物、社會各種運動形式相互區別,都是由各自的特殊 矛盾規定的。從縱向講,一個系統的矛盾的展開和逐步解決都要經歷或長或短的過程和階段,都有其特殊矛盾。在矛盾群中又存在著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 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貫穿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規定著事物的性質。主要矛盾是矛盾體系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 盾是處于服從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對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與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質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由于矛盾的性質、地位以及條件的 復雜性,矛盾解決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雙方同歸于盡;矛盾雙方形成協同運動的新形式;矛盾雙方融合成一個新事物。用不 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義就在于,它既是科學地認識事物的基礎,又是正確地解決矛盾的關鍵。只有如實地分 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認清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才能采取正確的方針和辦法去解決矛盾。所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它們之間既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系,并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具體地說,包括三層含義: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特殊性是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共性不能完全包括個性,事物的具體特性即個性比共性要豐富多彩得多。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依賴、互相聯結。任何一個具體事物都是個別和一般、個性和共性的統一。一方面個性中包含著共性,特殊性中包含著普遍 性。另一方面共性存在于個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只能存在于個性之中并通過個性表現出來。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無論怎樣特殊,它總是和同類事物 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處,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沒有的。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區別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可以轉化。從空間上看,在一定范圍是普遍性的東西,到另一范圍內則變為特殊性的東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首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原理,是矛盾學說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辯證法的關鍵。
其次,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的原理,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重要哲學基礎,也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理論依據。
再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原理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人類的認識總是從個別到一般,又從一般到個別,循環往復,以至無窮。我們 在實際工作中要運用“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科學方法。就是要求我們從矛盾的特殊性中發現并把握矛盾的普遍性,然后在普遍性的指導之下去認識特殊 性,解決實際問題。
5.矛盾分析方法
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體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認識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對立統一規律在辯證法中的地位決定的。矛盾分 析法包含廣泛而深刻的內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抓關鍵、看主流的方法,在對立中把握同一與在同一中把握對 立的方法,批判與繼承相統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