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案情簡介】:
某市探索拆遷農民集中居住和零星自然村莊歸并,加快農村城鎮化轉型,堅持“不搞強迫命令,不搞刮風運動,不損害農民利益”積極推進農村集中居住,推進新農村建設向更高層次發展,首先,選擇了若干個小區作為全市農村居住區規劃建設示范和試點區,高標準建設農民拆遷安置小區進行示范,引導農民轉變觀念,提高農民進入集中居住區的積極性,其次,為確保農民平穩拆遷,還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第三,為解決集中居住農民的生活保障問題,推出全面的純農民養老保險,將全市18歲以上的純農民全部納入農村保險范疇,保險費由市、鎮和個人三方面承擔,實行個人賬戶與社會統籌相結合。第四,在解決農民生活保障的基礎上,著手解決農民醫療難題,建立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體系。
【問題一】對于該市推行的農村集中居住的農村城鎮化實踐,你如何評價?
【解題思路】
該市推行的農村集中居住的農村城鎮化實踐,是切實推進當地農村城鎮化轉型的重要舉措,但是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待。
該市堅持“不搞強迫命令,不搞刮風運動,不損害農民利益”的工作原則,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以及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保證農民生活和醫療難題,這說明該市在城鎮化轉型的工作中充分尊重農民的意見、充分考慮到了農民的疾苦,從這一點出發,該市的行為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該市的農村城鎮化實踐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城鎮化之后農民的就業問題,這一問題得不到妥善的解決,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
【問題二】請結合實際,提出加快農村城鎮化發展的建議。
【解題思路】
要遵循城市發展規律,從各地實際出發,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根據資源環境和人口承載能力,優化全國生產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和與國土規模、資源分布、發展潛力相適應的人口布局。
要夯實經濟基礎,創造就業機會,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加強管理服務,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更加注重把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工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合理引導人口流向,讓更多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轉移就業。
加強對農民工的人文關懷和服務,著力解決農民工在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子女入園上學、住房租購等方面的實際問題,逐步將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到農民工。關愛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留守老人。讓農民無論進城還是留鄉,都能安居樂業、幸福生活。
通過以上兩道真題解析示例,我們可以總結出:考生在回答案例分析類試題時,應當從現實出發,以事實和數據為依據,通過分析案例、明確問題、探討成因,提出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以及找出最優化方案等多個具體的分析步驟。在答卷過程中,考生還應當注重分析問題的系統性和深入性,考慮問題思路上的邏輯性和清晰性,文章層次結構的條理性和嚴謹性,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的針對性和適用性,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流暢性等等,把握以上要素,最終完成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