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5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8 頁:判斷題 |
第 9 頁:案例分析題 |
四、案例分析題(本大題為不定項選擇題,題目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將它們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對應題號的字母涂黑)
81根據以下材料回答81-85題,2011年2月,甲在動物園游玩時,由于自己管理不善,將佩戴的手表丟失。該手表被動物園的管理人員拾得后交給了有關的行政管理部門。因甲未能在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保管期限
內前去認領.該行政管理部門即依照有關規定將手表交給代售店拍賣。乙以800元價款拍得
該手表。2012年,乙在火車站買票時手表被丙盜走。丙將手表以700元賣給了丁。2013年,丙被公安機關抓獲,供出其在2012年曾偷過手表一塊。經查,該手表的失主是乙。乙根據公安機關的通知前去認領。在偶然情況下,甲認得該手表是自己在動物園丟失的,要求乙返還。而丁認為手表是自己買的,要求擁有該手表。三方爭執不下。均起訴至法院,要求確認各自對手表的所有權。
材料中,所涉及的就是手表所有權的轉移,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財產所有權的權能已經轉移、但原所有人尚未喪失所有權的是下列哪一項?( )
A. 承包
B. 拍賣
C. 征用
D. 贈與
參考答案:A
解析:【答案】A。解析:我國《民法通則》第71條規定,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第72條規定,財產所有權的取得,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第80條規定,國家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確定由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國家保護它的使用、收益的權利;使用單位有管理、保護、合理利用的義務。公民、集體依法對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規定。因此.只有選項A中的承包權由承包人占有、使用、收益,但不享有所有權。其他3個選項原所有權人均隨著財產的轉移而喪失所有權。故本題答案選A。
82下面關于甲的行為說法錯誤的是( )。
A. 甲可以請求招領處返還所賣價款
B. 甲可以請求小偷返還所賣價款
C. 甲可以請求公安局返還手表
D. 甲已經喪失了手表的所有權
參考答案:A,B,C
解析:【答案】ABC。解析:本題涉及請求權的依據問題。招領處超過認領期限依法拍賣,表明甲已喪失了所有權,故甲請求招領處返還價款不予支持。小偷所得價款應返還給丙,因為該買賣行為無效。該手表的所有權為乙享有,故公安局負有向乙返還手表的義務。故本題答案選ABC。
83乙從代售店購得手表的行為,其結果為( )。
A. 不當得利
B. 所有權的轉移
C. 善意取得
D. 侵占
參考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代售店接受行政機關的委托,拍賣已歸國家所有的手表,自為合法行為,乙依法競買.取得項鏈,是為雙方訂立的買賣合同履行的后果。故本題答案選B。
84丙同丁之間的買賣行為是否有效?( )
A. 有效,二人間的買賣關系符合法律的規定
B. 效力待定,需要得到乙的追認
C. 無效,因為丁非善意取得
D. 無效,因為手表是贓物
參考答案:D
解析:【答案】D。
85行政管理部門將手表交給代售點拍賣的行為屬于( )。
A. 非法,因為侵犯了甲對手表的所有權
B. 非法,因為行政部門的義務是找到失主并歸還
C. 合法,因為甲超過認領期限而未認領,已經喪失了對手表的所有權
D. 合法,因為由于甲自己管理不善而導致手表丟失的
參考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因甲超過公告期間未領取丟失的手表,已喪失了對該手表的所有權.項手表法收歸國家所有。現行政機關將其拍賣,所得價款上繳國庫,乃所有人行使權利的表現。故本題答案選C。
86根據材料回答86-90題,王某花20萬元在某汽車4S店購買了一輛小汽車。3個月后,王某到4S店保養汽車時,員工告訴他:“你的車發生過事故,車門已整過。”王某心想,自己開車至今未發生過事故,因而懷疑自己所購車輛并非新車。后經證實,該4S店賣給王某的是一輛舊車。
4S店將舊車賣給王某的行為,在性質上屬于( )。
A. 欺詐
B. 乘人之危
C. 脅迫
D. 重大誤解
參考答案:A
解析:【答案】A。解析:車輛在銷售后又賣給其他人,就是二手車,4S店不告知消費者車輛真實情況,將別人退貨的車賣出去.已經構成民事欺詐行為。故本題答案選A。
87本案中.王某為消費者受到4S店侵犯的權利是( )。
A. 知情權
B. 公平選擇權
C. 人格尊嚴權
D. 求償權
參考答案:A
解析:【答案】A。解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8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本案中,4S店沒有告知1三某所售車輛的真實情況,這侵犯了王某作為消費者的知情權。故本題答案選A。
88下列關于4S店與王某之間汽車銷售合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合同無效
B. 合同有效
C. 合同的效力待定
D. 合同可撤銷
參考答案:A,B,C
解析:【答案】ABC。解析:《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所以4S店與王某之間的汽車銷售合同是可以撤銷或者可以變更的。故本題答案選ABC。
89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王某依法可從4S店獲得的懲罰性賠償金為( )。
A. 10萬元
B. 20萬元
C. 30萬元
D. 40萬元
參考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所以王某依法可從4S店獲得的懲罰性賠償金為20萬元。故本題答案選B。
90王某要解決與4S店的合同糾紛,下列途徑正確的是( )。
A. 請求消費者協會裁決
B.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C. 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D. 與4S店協商解決參考答案:B,C,D
解析:【答案】BCD。解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此可知,王某要解決與4S店的合同糾紛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而非“裁決”。A項錯誤,故本題答案選BCD。五、綜合分析題(本大題為不定項選擇題,題目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將它們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對應題號后的字母涂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