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6 頁:多選題 |
61、為了給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寬松環境,我國應當堅持“不限比例看發展,不限成分看貢獻,不限速度看效益”的做法。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 )。
A. 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可以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B. 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C. 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可以壯大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
D. 非公有制經濟是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答案:ABD
解析:
略
62、抽象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制定法規、規章和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行政規則的行為。下列屬于抽象行政行為的有( )。
A. 某市區道路路口有一塊牌子,上寫“早上7:00―8:30,非接送上學學生車輛繞行”,落款為該市公安局
B. 某市行政執法局依法對違法建筑進行拆除
C. 某市人社局規定,本市內企業與員工間的勞動臺同應報經本局鑒證
D. 某市勞動局對轄區內某企業與員工間的勞動合同予以鑒證
答案:AC
解析:
抽象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制定行政規則的行為,B項和D項是依據法律或是按職責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
63、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念,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包括( )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A. 毛澤東思想
B. 鄧小平理論
C.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學發展觀
答案:BCD
解析:
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因此選BCD。
64、1978年12月18日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 )的歷史性決策。
A. 開展真理標準大討論,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B. 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C. 對建國以來黨的若干重大歷史問題重新評價
D. 實行改革開放
答案:BD
解析: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并做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開展真理標準大討論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故A項不選。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建國以來黨的若干重大歷史問題作出了重新評價,故C項不選。
65、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89周年紀念日。關于黨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B. 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
C. 黨組織討論決定問題,必須執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D. 發展黨員,必須經過黨的支部,堅持廣泛吸收的原則
答案:AC
解析:
B項中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黨在現階段的奮斗目標是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D項中發展黨員采用的是個別吸收的原則,而非廣泛吸收。
66、列寧說:“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總是具體的。”這一思想可以理解為( )。
A. 真理體現了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 真理不是抽象不變的公式
C. 真理是具體生動的形象
D. 真理有其適用的具體范圍和條件
答案:ABD
解析:
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并非具體生動的形象。因此C項不正確。
67、“我有問題問總理”網絡互動話題已經連續幾年在“兩會”期間推出,今年兩會期間參與網民更是達數千萬,提出的問題超過百萬。這說明( )。
A. 我國公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民主意識不斷增強
B. 網絡參與讓我國的民主選舉由間接選舉轉為直接選舉
C. 網絡參與可成為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的有效形式
D. 網絡參與可對我國政治文明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答案:ACD
解析:
我國的民主選舉所采用的形式是間接選舉與直接選舉并用的方式,網絡參與并不會改變我國的選舉方式,只是人們參政、議政有了新的表達方式。
68、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這啟示我們要繼續加大力度、減少經濟發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走新興工業化道路。走新興產業化道路有利于( )。
A. 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生產成本
B. 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C. 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D. 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答案:ABC
解析:
“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合題意,D項不選。
69、在賠償義務機關拒不確認致害行為違法的情況下,下列選項哪些是賠償請求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賠償訴訟的情形?( )
A.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毆打他人的行為
B. 環保局責令停產停業的行為
C. 公安人員執行職務違法使用武器的行為
D. 公安機關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的行為
答案:AC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規定,賠償請求人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施了《國家賠償法》第3條第3、4、5項和第4條第4項規定的非具體行政行為的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并造成損失,賠償義務機關拒不確認致害行為違法,賠償請求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A項中違反了第3條第3項的規定,即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C項違反第3條第4項的規定,即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70、建立與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宏觀調控體系,必須實現調控模式的轉變,即由( )。
A. 直接管理為主轉向間接管理為主
B. 行政手段為主轉向經濟手段為主
C. 指令性計劃為主轉向指導性計劃為主
D. 微觀調控為主轉向宏觀調控為主
答案:ABC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