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所得稅的減免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4)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5)保險賠款;(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8)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10)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1)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2)因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3)其他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減稅的。
二、行政管理的基本職能
政治職能。政治職能是指政府在政治方面的職責和功能。主要是指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完整,打擊敵對分子,確保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和根本利益。經濟職能。經濟職能是指政府及其部門運用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為經濟建設服務的職責和功能。文化職能。文化職能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對教育、科技、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衛生、體育、文物等方面實施管理。社會職能。社會職能是指政府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對社會公共生活領域進行管理的職能。
三、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
管理層次是指行政組織縱向結構中的等級層次,如省、市、縣;廳、處、科等。管理幅度是指一個行政機關或行政首長直接領導的下級單位或人員的數目。
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在行政組織結構中成反比例關系,即在行政組織規模確定的前提下,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層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小,則管理層次越多。
四、行政外部監督
由外在且獨立于政府的組織和人員來實施對政府的外部制約,即為外部監督。包括立法監督、司法監督、政黨監督和社會監督。
五、公共產品
公共產品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公共產品的非排他性也稱為消費上的非排斥性,即當某人消費這類產品時,他無法排斥其他人也同時消費這類產品,公共產品的非排他性使它具有公共性,這類產品具有極大的外部收益,是一種人人都有權使用、人人都獲益的產品,從而體現了全體居民的共同利益。
六、市場經濟的基本功能
(1)利益刺激功能。(2)自動導向功能。(3)優化資源配置功能。(4)調節供求功能。(5)優勝劣汰功能。(6)自動調節收入分配功能。(7)傳遞信息功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