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推出貧困地區的三元營養午餐計劃,但是有些貧困地區或是克扣餐劵,或是發放不衛生食品。如果你是當地教育主管部門,你應該怎么辦?
國家針對貧困地區的孩童提出的三元營養午餐計劃,旨在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體現了國家對學生身體健康的關注,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此舉措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但現階段在某些地區出現了克扣餐劵,或是發放不衛生食品的現象。此現象的出現將不利于該計劃目標的實現,需引起我們的注意和反思。
此類現象的出現必定有它內在的原因,只要找到原因和問題所在,才能更快更好地找到相應的對策。從而杜絕該類現象的再次發生。我認為出現該問題的原因如下:
第一:某些地區的教育部門,營養午餐執行部門沒有深入領會中央此項政策的精神內涵,某些營養午餐供應部門或商家社會責任心缺乏,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忽略孩童營養健康。
第二:缺乏學生營養改善的法律法規,導致該計劃無切實的法律依據,也不利于形成統一協調的運作機制。
第三:對營養午餐的整個環節缺乏合理有效的監督,從而使得違法違規成本過低,導致一些人鋌而走險違規操作。
教育主管部門是該計劃的具體實施和協調部門,針對以上問題,應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從而確保實現該計劃的目標。
第一:深入學習國家政策,充分領會國家推出此項計劃的精神實質,學生營養改善是一種最有價值的人力資本投資。
第二:盡快出臺免費午餐計劃的配套政策和制度,對供應商資質進行詳細規定,明確供給產品類別,營養標準和價格等內容;講營養改善計劃的信息進行公開并納入地方各級政府整體信息公開工作范疇,統一管理。
第三:要讓營養改善計劃在"陽光下運行",充分接受社會監督,政府起主導作用,歡迎和鼓勵社會各界、慈善機構和組織、團體和個人內來參與監督,共同做好營養改善工作。
但是,以上問題畢竟是個例,并不能代表整體。我相信,通過以上的工作營養改善計劃一定能規范、有序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