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解析
四川省仁壽縣珠嘉鄉堅持6年之久的“15元接待餐”,不僅減少了公費開支,把錢用在改善民生的“刀刃”上,無形中也提升了當地政府的形象、優化了投資軟環境。“15元接待餐”的實踐表明,只要從反腐倡廉、關注民生的高度來認識,并具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三公消費”的難題可以得到解決。
“三公消費”耗費財政資金巨大,最近幾年“三公消費”一直是民眾和媒體關注的焦點。隨著“三公”經費的公開,中央單位的公務接待消費多多少少給公眾畫出了一個大概的輪廓,而地方政府的公務接待消費卻猶如一個無底的“黑洞”無從探知。珠嘉鄉堅持推行“15元接待餐”的實踐給我們治理“三公消費”帶來了諸多啟示,在我看來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第一,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并拿出決心。珠嘉鄉的“15元接待餐”能堅持推行,與鄉黨委書記的重視和勇氣、與原縣委書記和新任縣委書記的強力支持密不可分。為了剎住“三公消費”尤其是愈演愈烈的吃喝風,最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下發了不少文件,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一些地方政府沒有像珠嘉鄉領導班子那樣勇于邁過面子觀、人情關。這啟示我們在“三公消費”的規范過程中要拿出決心,不能前怕狼、后怕虎,不能顧及“面子”和怕“得罪領導”,要通過切實的行動取信于民。
第二,堅持制度化、公開化,自覺接受外部監督。在珠嘉鄉機關食堂的墻上掛著兩個賬本,一本是鄉干部用餐每日登記冊,另一本是鄉政府接待登記冊,每一次接待對象的職務、人數、時間、開支經費等都一一登記在冊,并由負責接待的干部審核后簽字生效,鄉政府堅持把賬目表貼在機關門口,方便干部和群眾監督。這啟示我們在“三公消費”的治理過程中要建立健全規范而細化的制度體系,使得接待費的標準以及審批、監督、公開等各環節都有明確的規范,同時要加強信息公開,加強社會的監督力度,把公務接待管理情況作為黨風廉政建設檢查的必查內容。國務院法制辦近日公布《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明確了節約、公開、反對奢華并接受公眾監督的原則,要求縣以上政府定期公布“三公”經費,“三公”消費應當采購中低檔的貨物和服務,不得采購奢侈品、建豪華樓等,這些制度設計如果得到落實,既可以從源頭上收緊公務支出的閘門,也能夠為各地各部門提供更為強勁的公務消費改革動力。
珠嘉鄉堅持實行“15元接待餐”,把節省下來的錢投入到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特困群眾救助和產業結構調整當中,這種用實際行動踐行執政為民理念的做法值得肯定。治理和規范“三公消費”需要“15元接待餐”這樣的實際探索,更需要在宏觀層面進行制度的設計和機制的推動,只要各級政府部門拿出決心和勇氣,積極付諸行動,“三公消費”這樣的行政難題一定能夠治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