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解析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統計報告顯示,2011年上半年,中國微博用戶數量增長到1.95億,而另據最新統計,現在中國微博用戶數已突破3億。微博以其功能強大、傳播快速、形式多樣的特色迅速成為眾多網民們的網絡新寵。借助于微博工具這一新型傳播平臺,人們的虛榮得到了極度膨脹。為了賺取點擊率、提高知名度,如題目當中所說冒充公職人員發布虛假信息的大有人在,不久前還有一女消防員在微博上發布開保時捷上下班的照片炫富,詆毀了消防員的形象。針對這樣惡劣影響的微博案件,在嚴懲的同時引發了我們的深思。
王某的虛假炒作,本可以嗤之以鼻、一笑而過,但我們還是要關注它,因為警察的特殊職業使其始終處于社會焦點中,艷照及言論的發布有損人民警察的形象,損害政府的公信力。如果不在第一時間及時予以解決,這樣的事件就會通過網絡迅速擴散、發酵,影響也不可估量。
因此,相關部門針對這一信息很快在官方微博上發布消息辟謠,稱在全國警員信息庫查無此人。隨后,某法院判定王某構成招搖撞騙罪,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緩刑一年。
一方面,這充分反映了我國政府與時俱進,網絡發言人制度的日益完善與健全,能夠在第一時間快速反映,正確的引導輿論走向,維護社會穩定。
另一方面,利用法律手段懲治網絡虛假炒作,體現了我國法律日益完善、執法效率日益提高。網絡從產生到發展也就區區幾十年的時間,有關網絡違法犯罪的問題有很多空白,權責不清、執法存在難度的案件不在少數。王某冒充警察發微博獲刑為相關案件的處理提供了范例。
此外,王某案件的處理起到了警醒、教育的作用。冒充警察發帖獲刑向那些造謠傳謠,在網絡上散步虛假信息招搖撞騙、污蔑他人者傳遞出“警告之聲”,讓更多的人知道底線到底在哪里。如有類似違法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懲處,千萬不要“為了好玩,賺取點擊率”而自作聰明,咎由自取。相信王某的案例會讓很多人受到教育,不會再發布炒作自己的不實消息。
在這個講究效率的時代、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想要出名的人大有人在。為了出名丑化自己、娛樂大眾,甚至鋌而走險、違法犯罪。想出人頭地沒有錯,但前提是建立在不違反國家法律、不違背社會道德的基礎上,是要用最誠實、最辛勤的勞動,用最頑強、最堅韌的意志,踏實、努力去拼搏、去奮斗。只想投機取巧、不勞而獲或者美色之類的方式來獲得成功,即使成功,也對不住自己的良心,經不起時間的檢驗,更經不起道德的拷問和法律的制裁。
冒充警察發帖獲刑一案給我們每個人上了一課,不止是法律、道德、成功……也許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有太多太多。真心希望通過大家一起努力,類似這樣的事件不在重演!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