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多地嚴重的空氣污染,霧霾中監測出危險有機物,節后上班首日多地灰霾籠罩,近日一些列有關“霧霾”的話題再次引發中國社會對于空氣污染的焦慮。在輿論的爭議中,中國“治霾之路”如何走備受關注。
春節多地現空氣污染 PM2.5最大超標4.7倍
春節假期剛過,在輿論還在熱議春節是否應該燃放煙花爆竹之際,環保部就在17日通報,2月9日至15日,中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有所下降。
全國目前有74個城市實施了新的空氣質量標準,而根據環保部的介紹,春節期間,74城市平均達標天數54.7%,超標天數達到了45.3%。其中,空氣質量屬輕度污染的天數占23.1%,中度污染占10.5%,重度污染占8.8%,還有2.9%的天數屬污染程度最高的嚴重污染。
環保部介紹,除夕夜22時至次日2時,天津、石家莊、上海的PM2.5平均濃度較高,分別達到每立方米577微克、527微克和311微克。同時段北京的PM2.5濃度為267微克,北京在初四這一天PM2.5濃度最高,達306微克/立方米。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影響春節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是PM2.5。74個城市中,PM2.5平均超標率為42.7%,最大日均值為426微克/立方米,最大超標倍數為4.7。而究其原因,環保部介紹,春節期間,不利氣象條件及煙花爆竹燃放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部分城市空氣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實,排除春節因素,中國的空氣質量問題,已經在今年1月連續襲擊中國的多場霧霾天氣中凸顯。霧天次數之多,持續時間之長,覆蓋范圍之廣,各地頻頻傳出的PM2.5“爆表”……霧霾,已然成了2013年給中國留下的第一個“全民拷問”。
霧霾檢出危險有機物 “空氣有毒”引爭議
春節假期后上班伊始,2月16日至17日,中國中東部多地就再次被厚重的霧霾所籠罩,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相繼發布霧霾預警。“治霾”的討論再度成為輿論焦點。
近日,有媒體報道了中國科學院的“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階段性研究結果。在這份針對1月中旬京津冀霧霾天氣的專項研究中,專項組檢出了大量含氮有機顆粒物,報告對此提出了“危險”的警示。
媒體特別指出,該物質是“洛杉磯上世紀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那次污染事件中,共有800余人喪生”。一時間,“空氣有毒”的話題引來社會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