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災害發生后,中國各界反應迅速,捐款獻物,徒步、汽車、火車、飛機,承載著人員和救災需要的物資,源源不斷向災區進發。面對此等程度的災害,中國除了人力不可抗拒的道路阻斷外,能夠在短時間內動員巨大力量,克服災害造成的困難:既不缺錢物,也不缺人力和志愿者,各項救災工作都在有序有效的進行。這充分展現了中國三十年經濟高速發展積聚起來的強大國力,國民素質的長進,國家凝聚力和領導能力的提高。
這不僅使我回想起2005,這一年美國新奧爾良遭遇龍卷風苛吹納襲擊,暴風雨過后,密西西比河又決堤,整座城市被泡在水里。搶救生命的黃金期已過,就是不見政府有救災的大動作。偶見直升機飛來,被困在樓頂的受難者饑渴交加,拼命做姿態求救,飛機卻只是在頭頂盤旋。那時,人們多希望飛機能丟下什么,可口可樂、礦泉水都成。可飛機什么也沒降下就飛走了。反看2003入侵伊拉克時,美國的王牌快速反映部隊在沙漠里一騎絕塵,風馳電掣,諾大個伊拉克,沒幾日便拿下。以美國的能力,真要關心人權,救災的差事不能糟成這個樣子。日本也愛拿自由和人權說事,為了配合美國圍堵中國,在中國的周邊國家大把撒錢。2011年春,日本發生了大地震,如今兩年多過去了,它的受害者還住在震后搭建的簡易房里。災難就像一面鏡子,是否誠心誠意地關心民眾一照便知。
關于誠,孟子有言:“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也。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動者也。”地震來時地動山搖,霎時間,房屋坍塌,許多人被埋在瓦礫堆里。蜀道艱難且通訊中斷,有些地段已被地震和余震垮塌的泥石堵塞。然而,時間就是生命,救人救災是每個有良知者的共同使命,必須聞風而動。是以舉國上下反應迅速,統籌部署,調配物資,民間也開始捐助,有許多戰士和志愿者徒步走向災區。救災指揮人員也能根據輕重緩急,搶救傷員,疏通道路,運送物資,并能做好跨部門和地區的協調。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貢獻力量,救災忙而不亂,財物寬裕,基本做到有求必應。這是誠之所致。有了這份至誠大愛,雖遠隔萬里,人們也會雷厲風行,不論是親歷現場,或是在當地募捐,皆全心全意,純樸實在,親切感人;所有行動皆發至中節,故能舉國若一,行之有效。
相反,有些人救災不真誠,地震發生后,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全心救災,而是在救災中為自己揚名聲,為單位擴收入或打廣告。他們反復掂量,左顧右盼,聞風不動,或動作遲緩;報告災情時往往突出自己,羅列領導。事實上,群眾心里有秤,誠字便是砣;人們在這次救災中的所作所為,經誠字一衡量,便可決出輕重來。現在電視直播救災,即便夜間發生的事,也會被置于光天化日之下。不論是國營大企業,或是大的公益機構,誰不真誠,誰就顯出矯揉造作,出力不足,做了也會被輕視。對此,相關單位要幡然悔悟,網絡上被惡評,要從自身找原因;只要確立誠字,再埋頭苦干,肯定能重新贏得社會的信任。
同理,真誠也可以推廣到更廣闊的領域。領導人要想政通人和,就必須真心實意地以民為本;搞企業的要想開發出名牌產品,就必要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需要和便利;個人要想建功立業,就必須修身養性,擯除私欲,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幾十年如一日。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實現個人和民族的復興之夢。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