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量是衡量網站流量的一個指標是指來訪用戶點擊網頁的次數。當前,一些大的門戶網站為了追求“點擊量”,無所不用其極。近日,一則三亞大東海海灘“天體浴”的新聞,充斥著大小媒體的版面。但是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不少網絡媒體在處理這一消息時的“技巧”,不是把重心放在對這一行為對與錯的討論上,而是在題目中突出“裸浴、裸曬、天體浴”這樣的字眼,把裸曬的照片放的很大,以此來吸引眼球,增加點擊量;更有甚者為了點擊量在文章中涉及暴力,淫穢的文字或標題。
其實,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傳播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一些網絡媒體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靠這種新聞帶來驟增的點擊量背后巨大的利益。但是通過這樣的做法帶來的點擊量,社會危害極大,必須堅決予以打擊。
維護公序良俗,引導社會風尚,是媒體的價值所系,也是治理者的責任所在。針對當前網上淫穢色情有回潮勢頭,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從1月28日起至 2014年全國兩會結束,按照“重拳出擊、依法處理、打出影響、打出聲勢、打出效果”的要求,在全國開展打擊互聯網傳播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專項行動。這一行動開展的非常及時且很有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那些直接傳播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的行為,同樣不能忽視那種披著高雅外衣,傳播低俗信息的舉動。比如,有的依傍新聞報道,尤其社會、法制、時政新聞報道,大量使用與性有關的文字,醒目制作“偷拍、走光、懷孕、幽會”等字眼的標題;有的借用所謂的“選美、時尚”等名義,卻打起五花八門的色情擦邊球。動機上處心積慮,版面設計上工于心計,商業鏈條上絲絲入扣。
上述種種現象,是對網絡生態的扭曲,也是對世道人心的污染。它嚴重敗壞社會風氣,污染社會環境,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已經成為網上一大頑疾和人們現實生活中的一大“毒瘤”。越來越多犯罪發生的誘因,正是來自網絡不良信息的誘惑。
網絡媒體追求點擊量,理所當然,但我們需要的是健康、有序、純凈的點擊量,而絕不是那種“變味的點擊量”。打好網上環境保衛戰,網絡媒體除了要樹立正確的辦網導向、嚴格網站管理、增強企業社會責任外,有關管理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對傳播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的行為要依法依規從嚴懲處,絕不姑息,要暢通舉報渠道,做到有舉報必查,有查處就要防止死灰復燃。同時,置身網絡世界中的每一位網民,更應謹記文明上網的律條,自尊、自愛、自我約束,共同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環境,盡可能減少滋生“變味的點擊量”行為的土壤。
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丨公務員題庫手機端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