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述
為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今年國家推出了6項措施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其中包括高校畢業生開網店,可享小額擔保貸款及財政貼息等。
大學生就業六項新政
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延長至2015年底。科技型小微企業招收高校畢業生達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請不超過200萬元的小額貸款,并享受財政貼息。
啟動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落實和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開辦“網店”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
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并辦理實名登記、繳納社會保險費的,2年內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
加大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幫扶,將現行只限于城鄉低保家庭畢業生的求職補貼擴大到殘疾畢業生。目前,北京市一次性求職補貼的標準為每人1000元,目前各高校已經在做統計工作,下一步殘疾學生也會納入。
國有企業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要在政府網站發布信息,對擬聘人員進行公示。
模擬題
大學生就業新政發布后,有專家認為,“大學生難舍大城市,就業新政效果有限”。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大學生就業新政的發布體現了國家對大學生就業的關注和重視,一定程度上可以推進就業,針對專家的觀點,認為大學生就業新政的效果有限,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失偏頗,太過片面。
雖然,就業新政由于受到思想觀念等因素的影響,效果有一定的限制。但是總體來說,大學生就業新政的實施,帶來一系列的正面作用,更好地推進了大學生就業和創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這一政策旨在鼓勵小微企業、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業招收高校畢業生,加大創新力度。“許多大學生都瞄準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大型國企。事實上,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小微企業是創造力最強的,而大學生又是創造力最強的群體。”因此,該政策可以為大學生預留一段自由創造、發揮、規劃職業的時間和空間,也緩解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第二,近年來大學畢業生跨地域、跨單位流動日益加劇,導致大學生就業穩定性差。新措施要求,簡化高校畢業生在不同地域和所有制單位流動就業的落戶等手續,這在一定程度上將進一步激發就業市場的活力,為大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多便利、更加廣闊的空間。
第三,在中國,很多家庭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教育上,大學生如果找不到工作,將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因此,面對擴招之后連年增加的畢業生人數和就業壓力,國家高度關注。”
第四,深層次而言,新政鼓勵大學生創業,意味著政府瞄準了增加經濟活力、激發市場潛能的大方向,長遠來看可以促進生產力發展。
對于大學生就業的新政,關鍵是將政策得到貫徹和落實,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畢業生,因此可以多措并舉,保證新政的實施。
首先,讓政策真正落地并發揮最大效果,需人社、工商、稅務等各部門加強合作,著重提升就業服務的效率,多部門應密切加強溝通,做好分工工作,實現無縫銜接,保證政策的貫徹和落實。
其次,同時還要加大對幫扶和利好政策的宣傳力度,讓畢業生真正了解,國家到底會給每一個個體什么樣的幫助和利好,從而使得就業新政真正發揮作用。
最后,大學生就業新政的實施還需要有效的監督,以防出現落實不到位,可以設立監督電話、信箱等鼓勵群眾監督新政的落實,以便就業政策能夠真正的貫徹到位。
總之,面對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困境,國家推行各種政策,緩解了大學生就業的壓力,同時也促進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
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