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考申論大綱已經悄然出爐,相對于往年的申論考試大綱而言有著穩定的傳承,在其考核目的與考查方向都有所體現。
一、大綱穩定
應該說今年的申論考試大綱表現出了驚人的穩定性,甚至連大綱的字數與標點都是相同的。老師認為,這是一個讓考生朋友高興的事情,申論考察內容的穩定性使得考前準備有了一定的方向性,這也讓長期培訓出高分營造機會。
二、試卷設置穩定
2013年國考申論試卷沿用了2012年的方式,“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類試卷”的方式,進行分開考察、分卷考察。老師提醒考生朋友,省級副省級的側重考察“綜合分析與提出問題”的能力,市地級行政執法類側重“貫徹執行能力”,二者之間是有所區別的,報考不同職位的朋友需要知道,也體現出了職位要求的科學性。
三、能力考核穩定
申論考核不同于其他的寫作類考試,也不同于日常生中的應試考試,它考查是能力。它不僅僅考核文字表達能力,更是綜合能力的考核,包含了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貫徹執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體現出了“為用而考”,而非為“考”而“考”。總體上行政執法類的申論考試的難度要比綜合管理類的要低一些。
但并不意味著出題的形式是穩定的,才能的能力是穩定的,考核的形式卻是多變的,這也是申論最近幾年的申論考核的出題變化——題目的針對性與綜合性在加強,是廣大考生朋友不容忽視的。對于考生來說,應該根據自己的報考職位有針對性的進行備考。
備考一:了解申論
在無數次的授課過程中老師最常問考生一個問題就是——在申論的考場上你的身份是什么?許多考生或許會想,這個老師真是有點問題,我的身份自然是考生了。誠然,大家的身份是考生,但在申論的考場上大家的身份更是政府。申論的考試是要求考生站在政府的立場去分析材料中的社會問題,以政府的角度去解決社會問題,并非是個人立場——想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記住我們是通過申論考試來測查考生是否具備政府公務人員的能力。如:2007年國考申論中談到“農民土地權益問題”受損是因為農民沒有土地定價權,沒有土地所有權所致。有考生就在作答內容中寫到“給農民土地所有權”,孰不知我國安憲法中明確規定“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城市土地國家所有”,這就違法了;更破壞了我國“公有制”為主體的體制。
備考二:新聞與申論
《申論》一般以一個或幾個社會熱點所反映出來的社會問題為載體,考察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就使得許多考生誤以為只要平時多看新聞就可以考好申論,孰不知申論不但要求考生對社會熱點關注,更要求考生分析原因,揭示其反映的社會問題,并要求制定相應的對策解決問題,而這些都將通過文字表述來展現出來,而相對應的題型都有其既定的解題技巧與方法。所以,平時只需多看新聞就能考好的申論的想法,是有些不切實際的。
備考三:了解大政方針
尤其是報考行政執法類職位的考生,更是要注意國家出臺的方針和政策,因為,貫徹執行能力的一個很重要要求就是“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體現政府的精神,站在政府的立場上來處理問題。
備考四:有關練習
我們許多考生在申論的備考過程中,都會選擇一些往年試題或真題進行練習。可是,許多考生朋友在練習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許多朋友只是將材料匆匆看一遍,翻閱答案然后感覺與自己想的差不多,就算練習了一篇試題了。老師提醒廣大考生朋友這么,對提高我們的申論分數幫助其實并不大。它和沒有練習本質沒有太大區別,練習的過程要求大家嚴格按照實際考試過程,參閱答案后如有差距,需要大家再次進行修正直到差距消失,才能稱得上這份試題練習過。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