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規劃復習進度,制定學習計劃。
考生應當對自己的學習任務、學習進度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分配時間,把握好自己的復習進度,并針對公務員考試的范疇以及特點制定符合自己的一套備考方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這樣也能夠提升自信心。一般來說,考前考試的內容的已經明朗化,考生就更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認清自己的復習目標和復習進度。
其次,規律作息,適當休息。
公務員考試所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考生所需要付出的時間與精力也很多而且持續時間長,一定要形成規律的作息習慣,適當的休息尤其重要。復習疲憊的時候可和身邊的朋友聊聊天、互相交流經驗,也可通過深呼吸、有氧運動、聽音樂等方式來讓心情平靜。這樣不僅能使考生保持良好情緒,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在最后沖刺階段,更要注意保持正常的作息時間和必要的休息,不要在考前連續“開夜車”,否則,容易因為睡眠嚴重不足,致使出現頭昏耳鳴,記憶減退,情緒波動等狀況因此,要想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和正常的考場發揮,就必須保證規律的作息和適當的休息。
再次,正確認識考前焦慮。
很多考生也嘗試自己的心態,可仍然不能完全消除緊張、焦慮,該怎么辦呢?
這就要正確認識考前焦慮了。其實,考前焦慮并不可怕,適當的焦慮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考生要正視自己的焦慮情緒。心理學中的葉克斯一多得森法則指出,焦慮程度和解決問題的效率之間的關系呈“倒U型曲線”,即:焦慮程度過高和焦慮程度過低時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慮時的效率最高。因此,適度緊張能夠提高復習效果、促進臨場發揮,但也應防止由適度緊張演變到過度緊張。
最后,學會積極的心理暗示。
考生在緊張的備考過程中,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不去想消極的事情,忘掉考試時間、競爭壓力等,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讓自己處于一個相對輕松的心境中。考前對結果的擔憂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有反作用,所以保持樂觀的心態,把關注的焦點回歸到學習上來,才是明智之舉。有意識地培養冷靜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計劃地進行實戰演練,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在考前樹立起“相信自己,我能行”的觀念,這種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使人自信、樂觀、勇敢,有效地面對各種困難和危機,對保持良好的應試狀態將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