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公務員[微博]面試將于4月13日舉行,華圖教育[微博]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資深專家就近期網絡熱點討論事件“電視問政”,從公務員考試面試考察角度模擬并全面解析,希望廣大考生能從中受益。
熱點概述
沒有橫幅、取消迎送,杜絕鋪張、厲行節儉,本次全國兩會吹起的清新會風,讓國人為之一振。反對浪費,已成為全國共識。但在社會生活中,隱性浪費依舊難以杜絕。今年兩會上,不少晚會的舞臺美術浪費現象,便遭到部分代表委員“炮轟”。
近些年,各類演出遍地開花,其舞美多追求高投入、大制作、全景式。許多演出動輒3D技術、水幕裝置,要不就是紗幕投影、建筑投影,讓人眼花繚亂。更有甚者,有的晚會舞美花費已占總投入的70%。舞美為什么這么貴?這其中存在多少浪費甚至貓膩?深層根源在哪里?
業內人士稱,目前國內的演出市場,大型晚會動輒就要花費5000萬元以上,在經濟發達地區,一臺晚會可能會花費上億元甚至幾個億。而這些晚會的舞美投入能占到總投入的一半,甚至70%。最令人痛心的是,在一些不發達或者欠發達地區,一些生存困難的藝術團體,在獲得了政府撥款或者贊助和貸款后,也一個勁兒地趕時尚追奢靡。有的藝術團體演過之后就癱瘓解體,這種浪費帶來的影響更為惡劣。
相關評論
@專家認為,剎住舞臺奢靡之風,既需要藝術家、管理者、制作者的自律自覺,也需要從體制機制入手,讓每一項投資都有監管,每一個項目都有審計,“盡快對舞美和舞臺進行必要監督,成為當務之急。”
@北京師范大學[微博]舞蹈系主任肖向榮建議設置舞臺專業委員會,委員會作為第三方預評機構,根據晚會的人文、環境、運作等對晚會進行綜合評估,給主辦方提供合理的預算和方案,推薦適合人選,提供質量保證,進行有效監督。肖向榮還指出,地方政府應少一些行政干預,過多的行政干涉會妨礙主創人員的藝術積極性,如果主管部門管得太多、太細,指標定得太具體,反而不利于創作。這就需要完善商業機制,建立健康的市場體系。
@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副團長郭瓦加毛吉說,如今,很多地方晚會都講究大制作、大場面,舞臺浪費的背后是形式主義和奢華攀比的不良風氣。郭瓦加毛吉在今年政協會議的提案中建議,應從政策和制度上加以規范約束,精簡晚會數量,控制晚會規模和預算,嚴格申請報批,并且建議有關部門制定可操作的審批標準和系統的管理、監督和問責機制,“這樣既能保證文藝晚會正常舉辦,又能遏制住攀比浪費的情況出現。”郭瓦加毛吉說,最奏效的做法,還是要出臺政策,不準辦由政府埋單的文藝晚會。
模擬題
近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對各地晚會的奢靡風進行了痛批。你如何看待晚會奢靡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