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風范令人耳目一新
習主席在此次訪問中展現出的睿智、博學、務實、親和的外交風范,給各界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里,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內。”“中非關系發展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
平實的話語,生動的比喻,既形象又深邃。巴西資深記者塔瓦雷斯說,他對習主席有關“鞋與腳”關系的表述非常贊賞。數十年的新聞從業經驗告訴他,這個道理千真萬確,各國唯有走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才有希望、有未來。
而在埃及前駐華大使阿拉姆看來,習主席的演講非常樸實,沒有追求華麗的句式,體現了務實和腳踏實地的作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則認為,習主席語言風格平實自然,也蘊含著自信和堅定,顯示出大國領導人的沉穩大度。
無論是在莫斯科的演講中對俄羅斯著名作家如數家珍,還是在布拉柴維爾的演講中援引非洲的詩句,習主席的博學都令往訪國各界人士印象深刻。俄通社-塔斯社總編輯阿布哈京對習主席深諳俄羅斯文化深表贊嘆。
親和,是習主席給往訪國人民留下的又一印象。
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習主席講述了中俄兩國人民相互支持和幫助的幾個事例,指出“人民的深厚友誼是國家關系發展的力量源泉”;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習主席在談到加強中非友好時用了一個“親”字,并舉了中國電視劇在坦桑尼亞熱播和一對中國年輕夫婦愛上非洲的故事為例;在剛果共和國議會,習主席講述了剛果共和國捐建我青海玉樹地震災區小學以及中國華僑在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維爾特大暴雨中救助當地鄰居的義舉。
真誠的話語,感人的故事,深深打動了聽眾的心靈。
國際媒體對習主席的親和形象給予積極評價。在中國國際問題專家曲星看來,注重公共外交是習主席此訪的一大亮點。他通過一系列演講、會見,積極與當地工商界、專家、學生、民眾接觸,清晰地向世界闡述了中國未來的發展目標。
中國外交戰略呈現新意
一國新領導人的首次出訪,從來都不是隨意之舉,往往體現了這個國家的外交戰略走向。
——著力構筑新型大國關系
中俄互為最主要、最重要的戰略協作伙伴,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在兩國外交全局和對外關系中都占據優先的戰略地位。俄羅斯成為習主席此次出訪的首站,體現了中方對中俄關系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中俄關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法國知名學者、《解放報》前駐華記者阿斯基說,習近平表示中俄關系已進入互為主要優先合作伙伴的新階段,這是兩個大國在尊重各自利益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型大國關系。
習主席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簽署的聯合聲明稱贊中俄兩國關系為大國間和諧共處樹立了典范,呼吁各大國超越零和博弈、集團政治等思維方式,遵循順應21世紀時代潮流的國際關系原則,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系。
“平等、健康、成熟的中俄關系為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提供了一個可以學習的范式,也為中國處理與其他國家的關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板’。”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季志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