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
“三支一扶”計劃是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四個基層服務項目(大學生村官計劃、大學生支援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和教師特崗計劃)之一。從2006年起,我市開始實施 “三支一扶”計劃,我市每年招募100余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簡稱“三支一扶”計劃),服務期限2年,從當年的9月1日開始,至第三年的8月31日結束。
二、實施“三支一扶”計劃有何重要意義?
實施“三支一扶”計劃,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有利于培養造就經過基層實踐艱苦磨煉、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感情的黨和國家需要的多方面人才,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有利于緩解基層人才匱乏的狀況,有力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
三、我市“三支一扶”計劃由哪些部門組織實施?
由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教委、市財政局、市農委、市衛生局、團市委組成的天津市“三支一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三支一扶”工作的總體規劃、協調和指導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即市“三支一扶”辦,設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涉農區縣“三支一扶”辦設在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研究提出具體的實施辦法,并組織開展招募、培訓等具體工作。
四、我市“三支一扶”大學生在服務期間享受哪些補貼?標準是多少?如何發放?
在“三支一扶”崗位服務的高校畢業生,第一年按每人每月2200元標準發放工作、生活補貼,第二年按每人每月2400元標準發放工作、生活補貼,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政策,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五、我市“三支一扶”大學生在服務期間的戶檔如何管理?
在本市高校上學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在服務期間戶籍和檔案仍保留在畢業院校,免收服務費。
在外地高校上學的本市生源“三支一扶”大學生,在服務期戶籍轉回入學前戶籍所在地;其檔案轉至服務單位所在區縣人才服務中心免費保管。非津生源天津高校畢業生,其人事檔案、戶口由原畢業院校免費保存;服務期滿在津就業的,按接收非津生源高校畢業生的有關規定,辦理人事檔案轉接,戶口可轉至所在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所屬人才服務中心集體戶;考核不合格或2年內本人申請解除協議的,按照有關規定,進入人力資源市場自主擇業,由原畢業學校為其辦理相關手續或回生源所在地。黨團關系隨本人轉移。
六、“三支一扶”大學生服務期間享有哪些權利?
“三支一扶”大學生在服務期間享有與服務單位正式人員同等的辦公條件以及免費住宿等基本生活條件;享有與服務單位正式人員同等的休假待遇;可參加服務單位組織的業務培訓和交流活動;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經市“三支一扶”辦審核,取得《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服務證書》,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七、“三支一扶”大學生服務期間承擔何種義務?
“三支一扶”大學生在服務期間,應按照規定時間到崗服務,服從服務單位的管理和根據工作需要進行的崗位調整;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專業規章,遵守服務單位的規章制度;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地完成服務單位交辦的工作任務;服務期間,除因不可抗力因素并及時以書面形式告知服務單位外,不得單方中止協議或擅自離崗;由于身體狀況等特殊原因不能繼續服務的,須向服務單位提出申請并出具本市二級以上(含二級)醫院診斷證明材料,報經市“三支一扶”辦批準后,方可離開服務單位;因正常休假離開服務單位的,應與服務單位保持聯系;服務期滿,應參加考核,并遞交工作總結;離崗前須做好相關的工作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