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給定資料,請你從“民族精神與中國創造”的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議論文。(選自2008年江蘇申論)
要求:內容充實,觀點明確,說理充分,結構完整,篇幅不少于1000字。(40分)
廣東華圖參考答案范文:
讓“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日益融入全球化進程,獨特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使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產品占領了全球市場,也把“世界工廠”的“桂冠”戴在了中國頭上。中國制造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促成了我國今天的國際地位,但長期以來也給世界造成了“低價格、低品位”的印象,“中國制造”一定程度上成為各國消費者心目中“低級產品”的代名詞。與此同時,國內企業對自主創新能力的長期忽略,導致中國產業徘徊于世界產業鏈低端,并相伴而生了污染、能耗加劇和貿易壁壘等諸多問題,嚴重阻礙著國家產業升級和經濟總體落后局面的改變。
從全球范圍來看,走工業生產的道路擴張經濟總量,是美、英、日等發達國家都曾經歷過的經濟發展必經階段;但這些國家的經驗也表明,一個國家只有成功完成產業升級、經濟轉型,成為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創造型國家,才能最終步入發達國家的行列,保證本國的經濟安全和持久競爭力。當前,正是中國產業品牌群落崛起的戰略機遇期,我國必須掌握世界先進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創立全球性品牌,才能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才能實現產業和經濟的成功升級轉型,才能實現追趕發達國家的目標。
韓國當年的情形與我國現狀相似,然而韓國憑借強大的民族精神,凝聚了全民族合力打造世界品牌的共識,政府帶動民間普遍使用國產產品,使得遍布國家的“現代”汽車、“三星”電器由站穩國內市場而占領國際市場、由民族品牌而成為世界品牌。給我國最重要的啟示是,一定要依靠民族精神,為民族品牌的成長壯大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為此,我國政府必須加強產業升級規劃,引導企業把發展重心轉移到技術開發和產品設計方面,大力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增強中國制造產品的競爭力,創立屬于本民族的世界品牌,搶占世界產業鏈的高端。首先,應加強自主創新的科研基礎,加大科技投入。在實現占GDP1.5%目標的基礎上,保證科技投入滿足科技發展的需要,增強自主創新、“中國創造”的能力,構建經濟成長的持久動力;其次,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強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設計、品牌開發、市場營銷工作。努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生產出更先進、更優質、更能滿足各國消費者需要的產品,把我國的低成本優勢同創新的技術和設計結合起來,培育民族品牌,擴大中國企業的無形資產;同時,要加強政策扶持和輿論引導,給予自主創新的技術和產品更好的政策環境支持。政府應帶頭采購具有自主創新技術的國產產品,帶動全體國民支持民族品牌,舉全民族之力打造世界品牌,讓更多的“海爾”、“海立”、“聯想”等民族品牌閃亮于世界舞臺。
按照黨的十七大部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自主創新,就是弘揚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是擺脫模仿照搬的老路,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之路。我們完全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走出國際分工和世界產業鏈的低端,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讓中國創造的民族品牌屹立于世界品牌之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