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及作答要求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4.鑰匙在插孔內一扭,汽車像野獸一樣發出“嗷”的一聲,油耗儀表盤刷一下從“0”跳到“17”。“我就喜歡這個‘吼聲’,過癮、氣派,跑起來像一頭獅子。”小劉是山西一名縣級機關單位的司機,他駕駛的是一輛進口品牌的越野車,百公里油耗高達20公升左右。“機關用車要氣派、大方,油耗大不大無所謂,反正是公家出錢,平時加油盡管加,到年底領導一簽字就都報銷了。”小劉說。
警車開道,一輛輛氣派的大排量越野車魚貫而行,像擺龍門陣。這樣的場景在一些工程開工和竣工儀式、企業成立剪彩儀式、現場會參觀活動中司空見慣。一些群眾說,不是對領導干部和公務用車限制很嚴嗎?政府不是號召節能減排嗎?怎么感覺這幾年政府公務用車越來越“大”、越來越氣派,一些縣處級領導一個人配有兩部專車,一輛小轎車,一輛越野車,不用說車多少錢,光油耗就得多少啊。
許多企業因自身礦井資源“枯竭”而轉向新礦井建設。但這些老礦井的資源真的“枯竭”了嗎?位于S省J市的莒山煤礦主要生產無煙煤,屬于稀缺化工煤種,市場價格每噸達800至1000元。經過幾十年的開采,這座煤礦上報“資源耗盡”。但是煤礦歸屬S省某集團后的重新調查發現,礦井下剩余資源多達450萬噸,幾年來,該集團通過對這座礦井“刮鍋底”式的復采已經采出優質無煙煤290萬噸,價值10多億元。
“爆破聲中一樓除,總把舊樓換新樓”。近年來各地爆破的聲音不絕于耳,被炸掉的樓房有民居也有酒店,有學校堂舍也有機關辦公樓,有小樓房也有幾十層的大廈,甚至有的在建樓房也被夷為平地。“表面上看摧毀的只是房屋,其實損失的鋼筋、水泥都是高耗能產品。”原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說,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反復拆舊建新、過度追求建筑面積,消耗和浪費了大量能源。更可怕的是,這種浪費反倒變成了官員的政績。
C省宏觀經濟專家組組長U分析說,當前大眾節能意識不強,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是對國家能源緊缺的宏觀形勢了解不夠,相關的輿論宣傳還不到位,許多宣傳還停留在口號上面,節能理念未能深入人心。比如一次性用品有些可以回收加工利用,有的直接變成垃圾,它給出行人們帶來很大方便,但是造成的能源浪費并沒有被大多數人認識。二是缺乏配套政策,比如多數人在自己家里能夠厲行節約,但是對公共場所的節能不以為然,節約無功,浪費無過。國家新近出臺的階梯電價計劃,有望在這方面得到改變。三是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提高,人們錯把能源等同于一般的商品,認為耗能多少只是消費水平的問題。
5.氣候變化是全球面臨的長期挑戰,即使近來國際上有媒體披露了諸如“氣候門”、“冰川門”等事件,對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AR4)中存在的錯誤或瑕疵提出批評,但這些并不足以推翻科學界關于氣候變化事實、成因和影響的總體結論。對氣候科學問題存在爭議是正常的,不會阻擋國際氣候談判進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和大趨勢。
某地M領導針對“以‘低碳’來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的時代已經到來”的主題發布會,答記者問。
記者:對于大眾來說,“低碳”近來成了公眾提起最多的“熱詞”,在近期以來應該都不陌生了。由它又延伸出了“低碳發展”、“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等等許多概念。請您先給大家介紹一些更準確的“低碳”概念吧?
M:全球氣候變暖嚴重影響人類環境和自然生態,對人類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帶來的環境問題已為人類所共識;通過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以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在這個背景下,“低碳經濟”、“低碳發展”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也應運而生。
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摒棄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約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
6.2010年,全球“低碳”風勁吹,我國更是將“低碳”提上經濟日程。大到剛落幕的“兩會”低碳提案、上海世博會低碳城市概念,小到身邊的廣告牌、大字橫幅、互聯網,“低碳”二字正以前所未有的曝光率走進我們的視野。由此孕育出的低碳經濟更是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生產模式被大家所認可,人們的低碳意識在認可中得到提高。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W指出,發展低碳經濟應狠抓節能。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和金融危機正推動著一場經濟發展模式的深刻變革。這場變革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把全球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性真實擺在各國政府面前。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歷史上我們錯過了多次科學技術突破所帶來的生產力的重大變革機遇。在這次變革中,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占領綠色技術、低碳技術的制高點,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B省政府副秘書長、省科學院院長K提出,目前本省在著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構建以低碳為特征的現代產業體系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自主創新技術的問題。低碳技術的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支撐,要通過科技創新攻克和突破低碳產業發展中關鍵核心技術的問題。
7.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報告還強調,要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這是在黨的正式文獻中第一次提出生態文明的概念,把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文明”的高度。“低碳生活”是生態文明的基礎,生態文明是“低碳生活”的最終歸屬,它包含了人與自然的協調、人與人的協調和人與自我的協調,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建設生態文明、環境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低碳將成為社會發展的風向標,任何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對資源的有效與合理利用,我國近幾十年經濟高速發展,成就舉世矚目,但無可否認的是,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還是建立在高能耗和高污染基礎上的。在某些工業領域,生產同樣一件產品,我們的廠家比西方發達國家的工廠要付出更多的資源和環境代價,這是不爭的事實。
社會要長遠發展,離不開倡導和推行“低碳型”和“綠色型”發展理念。而眾多政協委員聚焦社會長遠發展、匯聚民意民智,提出“關于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提案”就與我國的未來社會發展方向完全吻合。公眾也充分相信,這份提案能夠進一步引起全社會對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視,最終惠及人民。提案中所涉及的低碳提議,關乎人們生活和消費習慣。全國政協委員洪某認為:“‘低碳’離我們并不遠。建立低碳生活方式,要從節省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做起。”
作答要求
一、認真閱讀“給定資料”,簡要回答下面兩題。(20分)
1.“給定資料2”和“給定資料3”集中反映了我國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請根據這兩則資料,對這些問題的具體表現進行概括和歸納。(10分)
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不超過200字。
2.根據“給定資料1”中的有關內容,談談對文中“環保低碳是全世界推崇的新生活方式,老莊‘天人合一’觀正契合人類與環境和諧相處的思想。”這一句話的理解。(10分)
要求:準確、簡明。不超過150字。
二、A市政府準備在全市大力宣傳低碳生活理念。請以A市環保局的名義,草擬一份《低碳生活倡議書》。(20分)
要求:
1.內容具體,符合實際;
2.用語得體,通俗易懂;
3.不超過500字。
三、請根據“給定資料4~6”簡要分析提出發展低碳經濟的原因,并根據原因提出實現低碳經濟的建議。(20分)
要求:
1.對原因的分析準確、全面;不超過100字;
2.所提建議具體、有針對性、切實可行;不超過300字;
3.條理清楚,表達簡明。
四、“給定資料7”的畫線部分寫道:“‘低碳’離我們并不遠。建立低碳生活方式,要從節省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做起。”請結合你對這段話的思考,參考“給定資料”,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
2.聯系實際,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語言流暢;
4.總字數800~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