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文化創意產業稱為娛樂觀光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為娛樂觀光業制定了包括《著作權法》、《文化藝術振興基本法》等在內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其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因此十分迅速。目前,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日本的第二大產業,日本素有“動漫王國”之稱,動漫已成為其重要的支柱產業,日本正從一個傳統的產品制造大國,轉向一個文化產業生產和輸出大國。2010年6月,日本政府出臺的《新增長戰略》,制定了在海外拓展相關創意產業業務的政策后,其文化創意產業將得到更大發展,預計到2020年,其在亞洲的文化創意產業收益將實現1萬億日元的目標。
法國歷屆政府都非常重視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從產業結構的調整中看到文化創意產業的巨大價值和潛力后,為文化創意產業制定了系列的優惠政策和資助措施,包括法國政府文化和交流部下設的圖書與閱覽司對出版產業鏈的資金資助,僅2004年的資助就達3.73億歐元。法國文化創意產業得到了極大發展,尤其是圖書、出版市場等顯得異常活躍,出版業已成為法國的第一大文化產業,也成為世界圖書的生產、銷售和出口大國,其在全球圖書市場中,僅圖書銷售額和版權貿易量就占到了14.7%。此外,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文化設施的管理、電影、旅游業等,也是法國的重點文化產業。
丹麥政府通過為文化創意產業建立良好的市場機制、創新環境,提供專業知識培訓、提供風險資本與創投基金等措施,重點發展了電影、音樂、新興媒體等領域的文化產業,且發展事態良好。據丹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92年~2005年期間,丹麥文化創意產業的年均增長率超過20%,已成為丹麥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5.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國文化產業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態勢和較高的熱度,2011年文化產業進入黃金發展期,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推進文化科技創新,擴大文化消費。在傳媒文化的產業屬性不斷受到重視、產業進程不斷推進的趨勢下,經濟結構調整、精神文化需求釋放以及國家提升文化實力戰略,正激發傳媒文化迎來黃金十年。
中國文化產業已經開始走上一條以重大戰略性政策推動為主線,以構建產業體系從而轉變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全新路徑。十七屆六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全新時代,確立了文化產業在整個文化建設乃至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中的戰略性地位。會議指出,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這是繼2010年10月18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和今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之后,在國家層面再次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個文化專項規劃。規劃對文化產業的扶持,主要是營造寬松環境,如銀行貸款、融資上市的標準可以靈活點,門檻可以低一些,為文化企業創造寬松的融資、上市機會。
這意味著文化產業在未來五年內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2.5%上升至5%以上,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會不斷強化,產業規模將繼續擴大,而產業發展增速也將加快。有報告指出,如果考慮“十二五”期間GDP內生增長,文化產業復合增長速度至少達到22%~25%。據測算,若按照GDP年均增速9%來計算,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比將翻番,這意味著屆時文化產業規模將達到2.85萬億元,是2009年末的3.4倍。
延續我國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扶持,2011年以來,有關政府部門出臺了多項與文化產業有關的政策措施和扶持手段,中國證監會表示,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發行上市,鼓勵文化類上市公司進行并購重組。財政部提出,要完善促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政策保障機制,提高文化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國稅總局則準備完善支持新興文化產業的稅收政策。文化部聯合保監會出臺了保險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文件。至此,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已經形成與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全面合作,加上文化產業投融資公共服務平臺的建成,已經形成了一個對文化產業發展進行金融支持的完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