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浙江嘉興學院大三學生、湖南湘西鳳凰縣臘爾山鎮所德村小支教教師梁老師連發微博,曝光了由國家財政補貼的營養改善計劃在該小學存在問題。這條微博是這樣寫的:“我要跟湘西州或者鳳凰縣教育局掐一架。求有關部門電話。孩子們午餐越來越縮水了,現在每人每天一片面包片,直徑6厘米厚度1.5厘米,還不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你們去公款吃喝想讓孩子們餓死?規定每個孩子午飯指標3塊錢現在的有1塊錢嗎?面包片有2毛錢嗎?”這條微博,被轉發了5000多次,引發輿論強烈關注。
全國學生營養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對于此事,我們高度重視,已經第一時間要求湖南省有關部門進行處理。”根據《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應急事件處理暫行辦法》“屬地管理”的相關規定,湖南省學生營養辦已成立了調查組,趕赴當地了解情況。
調查發現,“縮水面包”指的是福建晉江某公司生產的“黃金吐司”,即網絡所發圖片“巴掌大面包”。經詢問供貨商和鳳凰縣教育局,確認該產品系贈品,是按照合同,供應商免費贈送給學生的,每月贈送五天。由于送貨時未明確標明是贈品,臘爾山完小在10月30日發放10月份營養餐時,誤將贈品當作面包發給了所德村小,造成支教老師的誤解,讓支教老師認為營養餐縮水。調查還發現,臘爾山完小接收供應商的營養餐食品時,送貨單的填寫和簽收不規范或缺失,管理極不規范。
鳳凰縣官方表示,對于微博曝光問題,鳳凰縣教育局勤管站站長陳社教、副站長楊玉國對學生營養餐負有全面管理責任;鳳凰縣臘爾山學區校長吳生漢、臘爾山完小副校長吳根賢、臘爾山完小副校長石建平對營養餐發放管理環節負有領導和直接管理責任。
鳳凰縣政府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學生營養餐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整治行動,對各學校和周邊重點就營養餐配送流程、蛋奶儲存、加工條件、發放食品及學校及食堂、校園周邊超市、小商店、餐飲店、流動攤販等的食品安全管理進行了專項清理檢查。通過此次整治,查找出營養餐改善計劃實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并監督指導學校認真進行整改,形成長效機制,以確保學生吃上足額、安全、放心的營養餐和食品。
8.2012年8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四部委《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意見的通知》,距離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已經10年。在這10年里,隨著進城務工人員規模的不斷擴大,隨遷子女完成義務教育人數不斷增多,升學考試問題越來越突出,家長表達訴求的活動越來越頻繁,異地高考漸成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異地高考的突出矛盾,集中在流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換言之,解決異地高考問題,無法繞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這些大城市正是異地學生聚焦的場所,異地人口聚集的城市。在北京,根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2008-2009學年度,30073名非北京市戶籍小學畢業生中,最多只有24685名學生在北京繼續讀初中;12599名非本市戶籍初中畢業生中,最多只有5484名在北京繼續讀普通高中。大量孩子在北京讀完一部分課程后,不得不忍痛離開北京、離開家人,回原籍讀書。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非本地學生在北京難以升學,尤其是難以參加高考。
王老師在北京市朝陽區一所農村中學工作,他說,這所農村中學里有300多名學生,其中有北京本地戶籍的學生僅5人,其他全部是外地孩子,他們的父母不管是打工還是經商,大多已在北京扎下根來,即使是賣菜的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間。但是,由于不能異地高考,這些沒有北京戶口的孩子初中畢業后只能回到原籍繼續讀高中,產生新的留守兒童問題。
9.當前,社會各界對異地高考政策關注度很高,各種立場觀點紛紛擾擾,讓人霧里看花難得真切。
對于異地高考,大部分城市本地戶籍群體選擇站在了反對一方。網絡上反對異地高考的聲音一直都有,但并未形成很大聲勢。直到2012年10月18號,20余名反對“異地高考”的京籍人士到北京市教委表達反對異地高考的訴求,當場與非京籍學生家長代表發生語言爭執。堅持爭取孩子在北京“異地高考”的家長們被稱為“異鬧”,微博上許多反對異地高考的京籍人士把自己的微博頭像改成統一的“反異鬧、促文明、護文化”的原形標識,圓心里寫著北京二字,下面配著一個被咬出一個缺口的幼苗圖案,以比喻他們眼中外地人對他們所在城市的“蠶食”。
北京一位初中生的家長表示,雖然理智上認同放開異地高考的觀點,但從現實考慮看,還是不愿意。“現在的高考政策,外來人口子女不能在北京參加高考,一旦放開異地高考,很難從技術上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與“高考移民”作出區分,很容易讓某些人鉆了空子。說心里話,應該沒有一個北京的家長會愿意的。”
北京市現有常住人口2000萬,已超出國務院2003年批復的總體規劃中所提出的“到2020年控制在1800萬人”的調控目標。在這2000萬常住人口中,非戶籍人口為704.5萬,占常住人口的35%。北京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從2001年的139.7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124.3立方米,成為我國最缺水的大城市之一。地鐵客運量已從2005年的6.8億人次/年增加到2011年的21.9億人次/年,9條線路的高峰小時滿載率超過100%。京籍家長們擔心,如果放開異地高考政策,北京恐怕難以承受。
來自四川的家長王道運現在北京是一名高級軟件工程師,他表示對于像自己這樣常年在北京工作卻沒有戶口的家庭而言,開放異地高考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但未來能否落實,即使落實自己的孩子能否成為受惠者,他并沒有把握。“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在這個城市收入尚可、生活體面,為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貢獻,為什么子女不能平等地享有教育權利?”王運道表示,雖然期盼異地高考,但并不愿意拿孩子的教育做賭注,無期限等待。“我給自己劃定一個期限,如果到孩子小學畢業,還不能解決北京高考問題,我會選擇結束在北京的事業,回到四川工作、生活。”
家長易琪談到,她在孩子上小學四年級之前,和大多數“沉默”的外來人口一樣(“大多數”并不在少數:據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2011年末,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來人口742.2萬人,約占北京全市常住人口的37%。)接受著不能在北京異地高考的事實。但直到有一次,她的孩子獲得了“三好學生”,但學校并未上報。學校給出的理由簡單而現實:你的孩子非北京戶口,拿了也浪費,不如給其他孩子,更有價值。“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我不想孩子從小就接受不公平待遇,那將會給他帶來很大的傷害,恐怕不能健康成長。”易琪呼吁其他家長加入到呼吁教育公平的隊伍中。
某專家指出,教育部和各高校以地域為依據對不同省份的考生進行區別對待,使他們在受教育機會上彼此差別巨大,侵犯了他們的平等受教育權,無利于教育公平。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