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年來,猥褻、強奸兒童事件接連發生,如何保護孩子免受侵害引發公眾強烈
關注,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參考給定資料,談談發達國家在兒童性保護方面為我國提供了哪些啟示。(15分)
要求:對原因的概括全面、準確,分析得當,不超過250字。
【參考答案】
兒童性保護工作不力是導致猥褻、強奸兒童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一、家長意識缺乏,在防范兒童性侵犯等方面認識不夠;二、兒童性保護教育不力,教學大綱中缺乏兒童性保護教育的知識,相關教育方法單一,實施效果不明顯。
西方國家的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如下啟示:一、加強幼兒性保護教育。將性保護教育列為必修課程,寫入教學大綱,并加強教材編寫及教學方式創新等工作,確保性保護教育收到實效;二、培育家長注重兒童性保護的意識,保護孩子性權利不受侵犯;三、成立專門機構,建立性侵教育咨詢電話,積極有效開展兒童性保護工作。(計空格244字)
(二)請結合給定資料,分析校園虐童事件折射出的現實問題。(10分)
要求:分析全面、簡明扼要,不超過200字。
【參考答案】
校園虐童事件折射出如下問題:一、現有教育理念缺乏重視生命的態度,管教兒童的方式手段呈現出暴力趨勢;二、幼兒教師價值觀扭曲,缺乏應有的愛心與責任心,隨意虐待兒童;三、幼師師資缺乏,相關部門對幼師聘用監管不力,師資招聘門檻低,存在“無證上崗”現象;四、父母缺乏對兒童的保護意識,沒有及時發現問
(三)參考給定資料,請談談對于劃線句子提到的“棍棒教育”的看法。(20分)
要求:觀點明確、分析得當,不超過250字。
【參考答案】
棍棒教育是中國自古以來常見的教育方式,推行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總體而言弊大于利。積極的方面在于懲戒是常見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培養兒童勤儉節約,使之更加適應社會。但也不能忽視的是,會造成孩子心理扭曲、心理傷害,使孩子形成膽小、自信心差的性格,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究其原因:一、棍棒教育是家長專制的產物。二、中國傳統思想中兒童權利的缺失。三、父母對未成年人保護法不了解不重視。因此,我們應當客觀的看待“棍棒教育”,尊重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人格尊嚴,身心發展,使其接受正常的教育。(計空格243字)
(四)請根據給定資料10~12,就如何解決乞丐兒童問題,說說你的錦囊妙計。(15分)
要求:針對性強、有條理,250字以內。
【參考答案】
針對備受關注的乞丐兒童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措施:一要利用新媒體,網絡等有效手段保護兒童;二要加大依法懲處力度,開展打拐專項活動,依法嚴格懲處違法犯罪人員,同時也要加強對乞討兒童父母或其監護人的監管,嚴格依法辦事,履行監護人的監護職責,發現問題及時予以嚴厲的制裁;三要發揮民間志愿者組織作用,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和社會組織,協助公安部門治理乞丐兒童問題,解救更多受害兒童;四要建立兒童福利體系,完善兒童福利制度,健全民政部門的兒童福利工作體系,讓乞討兒童擺脫乞討的生活狀態。(計空格237字)
(五)電影《刮痧》引發了我們對兒童保護的相關思考。請根據給定資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觀點明確,論述深刻;
2.聯系實際,有思想高度;
3.語言流暢,條理清晰;
4.1000~1200字。
保障兒童健康成長 培育祖國強盛之苗
下一代是中華民族的未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力量,保護好下一代,就是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未來,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4月20日,四川蘆山發生7.0級強烈地震,造成人員重大傷亡和財產損失,5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蘆山慰問受災群眾時指出:“不管是什么情況,不論是什么天災人禍,一定不要讓下一代受到傷害”。
中國是世界上兒童最多的國家之一,然而,我國的兒童權益保護工作并未走在世界前列。虐童、留守兒童、流浪兒死亡等一系列嚴峻的問題使保護兒童權益的呼聲日益高漲。如何更好地保護兒童?十幾年前風行全球的電影《刮痧》及其展示的美國兒童保護模式至今仍值得借鑒:對兒童的保護應該全社會以及每一個公民所自覺遵守的行為規則,強大的公民意識、法律制度和國家機器是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的有力支撐。
凝聚共識,樹立“孩子優先”的理念。“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無幼以及人之幼”的治國理念,還是“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齊家古訓,都從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對下一代的重視。然而,在當下生活中卻到處充斥著相反的事實:在克拉瑪依大火中,一句“讓領導先走”,令孩子們錯過了逃離火場的最佳時機;一些地方,犯罪分子,肆無忌憚地用未成年人作道具;流浪兒童凍死街頭,不見民眾及政府出面;校車事件頻頻發生,扼殺了一條條年輕的生命……種種事件證明,如果不能形成“孩子至上”的社會共識,任何保護都只是空中樓閣。
建立專門組織,并保證高效運行。當前,我國的兒童保護工作實際上主要依靠公安部門,包括打拐、制止兒童虐待等工作,都找公安部門負責,但公安部門不是專司兒童保護的機構,在兒童保護方面存在著“不告不理”的現象;共青團和婦聯雖然有保護兒童的職責,但都不具有行政權力;此外,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設立了兒童福利處,但兒童福利處目前的權限只限于孤殘兒童救助,由此可見,與美國相比,我國至今缺乏一個強大而有效的兒童福利機構。保護兒童福利,關鍵之一在于建立一個統一的行政部門,對所有的兒童服務進行協調和監督。
完善立法,并確保法律執行力。盡管我國很早就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但是法律對兒童福利保護的支撐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發揮。這主要是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法》等與兒童相關的法律法規是綜合性法律,對責任主體規定得并不明確,導致“誰都可以管等于誰都不管”的局面,影響了法律的有效實施。同時,也存在法律落實不力等問題。只有真正根據新形勢、新情況,科學合理制定規范性文件,并確保強制實施,才能不再讓法律“高高在上”,讓法律之光普照在每個孩子的身上!
“家事,也是國事,孩子,也是民生。讓我們一起呵護祖國的花朵,讓‘困境兒童’也能走進春天里。”韓紅這句話說進了每一個人的心坎里,唯有形成全社會保護的機制,才能真正為我國的兒童撐起一把安全傘,讓每個孩子在藍天下健康、快樂地成長,留住國家的發展和富強的最有利資源。(計空格1190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