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一)答案提示
目前我國在社會公德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在公共交通方面,人們隨處亂停車,當路上交通擁堵時,大家互不相讓;司機在車內隨意向外吐痰、丟棄廢物;開車不講交通禮儀,不顧及路邊行人;公交車上,少有人讓座,被讓座者不知感恩;乘車投入假幣、殘幣、代幣等。
(2)公共場所內,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隨地大小便、不沖刷廁所,乘車或辦事故意插隊、無公共秩序,到處張貼小廣告影響市容。
(3)對公共設施占用、踐踏和損害,如私自占用公用設施,造成群眾不便;毀壞磁卡電話;涂抹和砍砸城市雕塑;在城市綠地內肆意嬉戲、玩鬧、酗酒等;在飲用水水庫內無視執法檢查和規定游泳,破壞飲用水水源。
(4)本應受到社會贊揚的助人為樂者,卻被當成肇事者告上法庭,遭受經濟賠償的損失。(5)那些遵守社會公德、守規矩的人被認為守死理而受到排擠,而且當遇到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時,人們不愿出面制止,維護公德的意識較差。
(二)答案提示
目前人們的公德意識差,一方面公交車上很難看到讓座的美德行為,另一方面有些讓座者不僅未得到感謝,反而遭到漠視甚至謾罵。為了使乘客樹立起公德意識,呼吁大家文朗讓座,
因此設立了“讓座日”。
設立“讓座日”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首先,可以以設立“讓座日”為契機,讓文明的讓座行為得以流傳,使越來越多的人熱心于讓座,從而使讓座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行為,使這種社會公德行為得以傳揚。同時,使讓座者的行為得到認可,喚醒接受座位者的感恩之心。其次,通過設立“讓座日.”這一舉動,可以宣傳我國的傳統美德,使人們意識到社會公德的重要性,從而使人們的公德意識得以提高,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得到弘揚,最終助力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三)答案提示
首先,制定并完善與社會公德相關的規章制度。(1)明確規定人們在公共交通、公共場所等方面應遵守的社會規范,如不準隨意占用公共場所、破壞公共場所的公共設施,不準違反公共交通制度,不準在明令禁止出入的公共場所內逗留,更不要從事嚴令禁止的活動,等等。(2)制定明確的維護助人為樂者權益和懲處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的規章制度,并采取一定的獎懲措施,對助人為樂者給予獎勵,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給予一定的處罰等。
其次,加強對社會公德的宣傳和教育。(1)通過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等輿論媒介,傳播和宣傳公民社會公德。(2)舉辦社會公德講座、培訓或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論壇等,向全民普及社會公德教育,提高全民對社會公德的認識。(3)大力宣講社會上傳統道德踐行者的事跡,邀請道德模范或踐行傳統道德成就斐然的志愿者向公眾作報告,以社會中的公德踐行優秀者的實際行動觸動公民的公德心,從而提高公民的公德素質。此外,開展實際活動,以一個社區為一個活動單元,在每一單元內開展公德行動競賽,以增強全民的公德實際行動,使人人都爭做文明市民。
(四)參考范文
公德無小事建設靠大家
公園里,媽媽讓5歲的兒子進入草坪照相,兒子說:“媽媽,小草也有生命,我不能去踩它。”“沒事的,”媽媽卻說,“就一小會兒。”兒子極不情愿地走了進去。然而,在草坪旁邊的石塊上就寫著“草兒青青,腳步輕輕”。馬路上,爸爸牽著兒子的手過馬路,兒子說:“爸爸,紅燈時不能過馬路,危險。”而爸爸卻邊走邊說:“沒事的,趕時間。”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人隨地吐痰、亂踩草坪、上公交車不給“老、弱、病、殘、孕”讓座、在公共場合不守秩序等。而且總有那么一些人,為了貪圖自己的方便,無視管理制度,認為這些行為是小事,而一些群眾也認為這是與己無關的事。其實,這是一種缺乏社會公德修養、沒有責任意識的表現。
雖然說社會公德體現在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但是它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具有維護和保障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功能,對于培養人的高尚品德,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創造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說,社會公德無小事。
而面對現如今社會上發生的各種缺失社會公德的行為,我們應該如何做呢?作為社會中的個體,我會嚴格要求自己,遵守社會規范,按照公德標準,認真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但是,個人畢竟只是整個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個小小的成員,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即使他做得再好,其所發揮的作用、所貢獻的力量也還是微不足道的,難以影響和改變整個社會,除非每個人都如此。因此,公德無小事,要加強社會公德建設,則需要依靠全社會的整體力量。
首先,建立和制定與社會相適應的社會公德方面的規章制度,完善社會公德規范,樹立明確的社會公德標準,以顯而易見的規章制度引導全社會公民的行為。其次,通過講座、論壇等各種形式進行社會公德教育,加深全民對社會公德的認識,提高全民的社會公德意識,從而從自身意識上去指導自己的行動。最后,全社會全體公民要切實行動起來,共同參與到提高社會公德的行動中去。
樹立社會公德是每一個中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尤其是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的今天,我們更要把這種優良傳統一代接一代地傳下去,并發揚光大。公德無小事,建設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