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給定材料 |
第 5 頁:參考答案 |
1.閱讀給定資料1~6,概述我國在食品安全領域存在的問題。(10分)
要求:全面、準確,200字左右。
【解題指導】
問題類概括題。資料1是講近期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從側面可以反映出消費者安全意識不強;資料2是談企業問題,企業質量安全責任意識弱;資料3談對網絡上銷售的食品我國尚無相關的法律規定和有效的管理機制;資料4是談政府監管問題,反映了監管漏洞多,監管不力、執法不公不嚴以及地方包庇等問題;資料5談的是食品的分段監管模式漏洞多,監管部門權責不明確和食品標準不統一問題;資料6是談我國公眾食品安全知識缺乏,科學事實與消費者認知之間存在差距。在組織答案時要按照不同的責任主體,從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管理部門、食品消費者三者出發對食品安全領域存在的問題展開陳述,切忌以流水賬的形式往上堆砌答案。
【參考答案】
我國食品安全領域存在的問題有以下三方面。
企業方面: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意識淡薄,產品的質量把關不嚴,安全衛生問題嚴重。
政府方面:食品安全監管不力且多為事后監管;財政供養機制不順,執法源于利益,導致監管漏洞;地方政府包庇企業,削弱監管力度;食品監管各部門職能權限界定不清,互相推諉;食品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落后,安全標準內外不統一。
消費者: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不強;缺乏食品安全知識,辨別能力較低。 (196字)
2.頻繁曝出的惡性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諸多問題。根據所給資料,分析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20分)
要求:條理清晰、語言簡明扼要,字數在550字左右。
【解題指導】
考生通過通讀給定資料,概括每段主要意思之后考生可以羅列出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但是本題的難點在于如何有邏輯地組織答案。建議考生采取這樣的思考方式:首先從技術層面來說,我國關于食品安全監管存在標準低、檢測技術差的問題;其次,從執行層面來說,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存在嚴重的執法不嚴甚至有法不依的情況,且缺乏有效的問責機制以及長效機制;最后,從意識上來說,食品生產商以及經營者缺乏誠信,利欲熏心等。
【參考答案】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存在缺陷。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表明,食品安全監管必須實現體制上的獨立性,對涉及食品安全的種植養殖、初級加工、運輸、銷售和消費環節,實行全程監管,并建立有效的問責機制。而我國的監管模式是“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多頭監管直接造成了監管過程存在空白和監管信息分散的問題,不僅影響了食品安全監管的效力,更造成了問責不明確的弊病。
二是監管部門不作為或為不法經營者充當保護傘。我國食品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已相當完備,之所以不能在實際當中得到切實執行,很大程度上與部分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作為有關。更為深層的問題是,部分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為了牟取私利而充當食品安全犯罪行為的保護傘。
三是食品安全監管缺乏長效機制。從“大頭娃娃”到“結石嬰兒”,這些轟動性的事件將食品安全監管提升到了首要層面。盡管關注度高了,監管嚴了,但是食品安全危機事件并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仍然走曝光一起查處一起的老路。
四是食品生產和經營者誠信缺失,道德觀扭曲。堵不是食品安全監管的唯一辦法,根本在于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誠信水平與道德修養。他們當中的一部分利欲熏心,甚至不顧法律禁令,鋌而走險,以身試法。(537字)
3.假定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員,請根據給定資料8~9,簡要分析我國食品安全領域存在誠信道德問題的原因,并提出解決建議,供上級有關部門參考。(30分)
要求:(1)對原因的分析準確、全面,不超過150字。
(2)所提建議具體、有針對性、切實可行,不超過250字。
(3)條理清晰,表達簡明。
【解題指導】
題干分為兩大塊:原因和對策。主要涉及資料8~9,資料8分析食品安全領域誠信道德問題的原因,主要由誠信道德意識淡薄,利益驅使以及執法不嚴等原因導致;資料9
是針對問題談對策,從誠信道德教育,建立獎懲機制以及立法執法角度談對策。從解題思路而言此題并不復雜,關鍵是整合資料信息要條理清晰。
【參考答案】
我國食品安全領域存在誠信道德問題的原因如下:誠信道德觀念淡薄是根本原因,誠信道德教育與食品安全生產脫節,沒有明確的誠信道德準則;利益驅使是直接原因,在利益的驅動下,企業迷失自我,嚴重缺乏誠信道德;法制不健全、執法不嚴實是促使條件,對失信者懲罰力度不夠,執法不嚴導致法律的強制性無從體現,變相鼓勵失信。(148字)
解決食品安全領域誠信道德問題可采取如下措施。
加強誠信道德教育,必須從企業、個人、政府官員抓起。企業應對員工定期進行誠信道德教育,開展評比活動,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誠信道德氛圍;政府官員率先做好誠信道德示范,起模范帶頭作用。
建立誠信道德獎懲機制。建立誠信評核和失信懲戒體系,對誠信企業實施減稅政策,支持和鼓勵誠信企業發展,對失信企業進行嚴厲懲罰;建立相應的監督體制,由工商、質監等部門協同執行。
完善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制定嚴密的法規制度來保障誠信道德,在做到有法可依的同時還需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249字)
4.提煉給定資料的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主題清晰,主旨明確;
(2)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規范;
(3)900~1 100字。
【解題指導】
由于試卷資料的鋪陳簡單明了,因而此篇文章的寫作相對來說難度不大。在文章的具體寫作過程中只要緊緊圍繞食品安全問題,從食品安全問題的表象、成因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出發進行論述即能保證整篇文章大致不偏離題目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食品安全問題話題相對較小,因此,一定要在文章結尾階段加以升華,以保證整篇文章的立意相對高遠。
文章的話題是食品安全。開頭可參照資料l,從一些新聞事件來引出食品安全問題。在分析問題部分,可以從企業和政府監管兩個角度進行分析。文章的核心論點必然是保障食品安全,但要讓食品安全上升到政治高度,闡明做好我國從“吃飽”向“吃好”“吃健康”的轉變工作。
【參考范文】
合力突圍保障食品安全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領域的問題層出不窮,危機四伏。從“地溝油”到瘦肉精,從毒豆芽到毒花椒,從假羊肉到“問題水”,餐桌上的危險一再刺激著公眾的神經,對全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老百姓意見較大、呼聲很高的民生問題,也成為檢驗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文明程度的發展問題。為什么經濟發達了,社會進步了,食品豐富了,我們的安全卻沒有了?
當前我國食品事件頻發的背后是諸多因素共同滋生的。從企業自身來講,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淡薄、產品質量把關不嚴。與此同時,政府在監管防線上漏洞較多,財政供養機制不順,各監管部門相互扯皮等也進一步阻礙了我國食品安全的健康發展。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不僅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也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穩定發展。治理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到了必須出“重拳”的時候。因此,需要企業和政府合力突圍,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餐桌安全。
企業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所在。企業發展要嚴抓企業管理,保障食品生產的安全。要強化企業安全責任主體意識,全面把控好產品質量關。要提高高端產品的科技研發能力,提高企業利潤,促進良性競爭。要參照國際標準,統一國內安全標準,明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保障食品質量。要對員工定期進行誠信道德教育,建立道德獎懲機制,開展評比活動,形成良好的誠信道德氛圍。
政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決定食品安全狀況的關鍵力量。要發揮政府“火車頭”帶動引導作用,完善監管體系,落實監管職責,構建廣覆蓋的監管格局。要完善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成立流動督導組,加大監管力度,切實做好基層監管工作。要改變現有財稅供養機制,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使監管與工資福利相分離,提高執法效率。要明確各監管部門的執法范圍,促進聯合執法。要建立誠信評核和失信懲戒體系,對誠信企業實施減稅政策,支持和鼓勵誠信企業發展,對失信企業進行嚴厲懲罰。普及食品安全的科學知識,及時公布食品安全的相關信息,提高公眾的辨別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效果將不斷顯現。但也應看到,食品安全問題積弊已久,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重重挑戰面前,我們只有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打好食品安全攻堅戰和持久戰,只有企業和政府長期不懈努力,才能實現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的持續好轉、根本好轉,從而做好我國從“吃飽”向“吃好”“吃健康”轉變的工作。(97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