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給定資料 |
第 4 頁:參考解析 |
查看詳情:
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突破試卷匯總給定資料
1.水資源是人類生產生活的最關鍵資源,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水資源形勢將更為嚴峻,以水資源緊張、水污染嚴重和洪澇災害為特征的水危機已經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岡素,成為實現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問題。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這為水、電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礎。
水危機、構建節約型水資源社會也是2014年“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C表示,“中國資源性產品當前的價格根本無法向社會傳遞資源緊缺、能源供應不足的信號。”一直以來,我國長期對水、電、油、氣等基礎資源產品實施計劃性低價格。然而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水資源日益緊缺,各地普遍“廉價水”現狀與當下國情嚴重不適應。于是。水價改革成為大勢所趨。
2014年伊始,階梯水價制度在全國開始加速推行。國家發改委、住建部2014年1月3日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要求2015年年底前,設市城市原則上要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具備實施條件的建制鎮也要積極推進。
《意見》明確2015年年底前,設市城市原則上要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意見》要求各地要按照不少于三級設置階梯水量,第一級水量原則上按覆蓋80%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水量確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第二級水量原則上按覆蓋95%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水量確定,體現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合理用水需求;第一、二、三級階梯水價按不低于1:1,5:3的比例安排,缺水地區應進一步加大價差。
2.早在2002年,多個部委就曾聯合發通知,要求全國各省轄市以上城市須在2003年年底前實行階梯水價,其他城市則在2005年年底之前實行階梯水價。但很顯然,該計劃落空了,這也意味著推行階梯水價并不容易。
階梯水價給很多人的印象是“階梯漲價”,即不是以節水為目的,而是以漲價為目的。那么,公眾自然不太支持這一改革。再加上這些年很多地方頻頻提高水價,公眾更有理由懷疑某些地方實行階梯水價就是為了漲價。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2年2月開始,多個城市公布水價上漲方案,水價平均上漲幅度達到了30%。不僅漲價意圖明確,而且調價的決策程序也被輿論質疑,例如,水價成本不透明,水價聽證怪象百出。在這種情況下推行階梯水價,自然會面臨不少質疑和阻力。因此,打消公眾疑慮是改革的第一步。
在中部某省會城市,當地很多居民節水意識較為淡薄,沒有間斷用水的習慣,在洗碗、洗澡的時候水龍頭也一直開著。水嘩啦啦自流現象隨處可見。同時,居民家中循環用水、節水型生活設施的普及率也非常低,水資源浪費問題十分嚴重。
當地一位市民說:“我們也知道要節約用水,但在現實中卻很少刻意去這么做,一個可能是還沒有真正體驗過缺水的生活,另一個就是覺得不方便,而且多用點也花不了多少錢。”
江西省南昌市是目前全國眾多實行梯度水價的城市之一,然而,實行前后對比,居民的用水狀況并沒有發生顯著的樂觀變化,南昌依舊面臨用水緊張的難題。業內人士指出,階梯水價在短時間內很難切實沖擊市民陳舊的用水觀念,并不“狠”的價格杠桿只能緩步促進全面節水意識的提高。
實行階梯水價的前提是“水表出戶、一戶一表、計量到戶”。也就是說,每戶都要有一個抄字收費的表,行業里將其稱為“抄表到戶”。“抄表到戶”了,才能實現階梯水價,不然就不能知道每家用多少水。但我國現在基本上還沒有真正實現100%“抄表到戶”的城市。同時,實行階梯水價也存在計量方面的障礙。業內人士介紹,在現有情況下,自來水公司可能是兩三個月才抄一次表,但如果實行階梯水價,就需要更加嚴格和準確地抄表和收費。
“現在大部分新建的小區,使用的都是預先繳費的IC卡水表,使用這種水表的小區難以使用階梯水價的計量方式,除非再花更多的錢,把各家的水表改成智能水表。”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F說。
但由于誰來為“一戶一表”改造買單不明確,改革在不少城市面臨阻力。而這次兩部委通知只是要求“限期完成‘一戶一表’改造”,改革成本誰來承擔,這仍是個問題。
一些城市水價持續上漲,而水質卻經常遭遇質疑,水價與水質不匹配也引發輿論質疑。水質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如何保障,也是一大問題。
總之,階梯水價有必要推行,但必須吸取以往教訓,對改革方案進行更周密的設計。
3.依照《關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居民用水若超過第一級水量水價將上漲50%,超過第三級水量水價將上漲2倍。以北京為例,目前北京的水價(含水資源處理費)為4元每噸,加價50%就是6元每噸。
有關負責人介紹,所謂“階梯水價”就是在合理核定居民用水基本用量的基礎上,對定量以內的用水實行低價,超過基本用水量的部分實行超量累進加價。也就是說,隨著居民用水量的不同,用水價格也會發生改變,居民的用水量越多就要掏更多的錢。
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生活要素,也是一種正常的商品,在一定的范圍內,它的使用也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高收入人群耗費的資源相對較多,他們可能要使用一些高耗水設備,由此支付的水價也應該相對高些:而對低收入群體影響不大,只要有一定的節水意識不超額用水,水費基本上能維持不變。通過超額提價方法增加高收入群體的支出,可以體現社會公正性。對于這一用水制度的實行,有專家表示:“階梯水價早就該推行了。我國水資源緊張,而在京津人均水資源量則更低。沒有經濟約束,光靠道德約束來節約用水很難。”中國社科院報告顯示:按照國際公認標準,人均水資源低于1000m3為重度缺水。2011年北京水資源總量為26,81億立方米,按照2011年末人口計算,北京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19m3,遠低于國際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000m,的重度缺水標準。
也有專家認為,階梯式計量收費雖不是目前引導合理使用資源的最佳方式。但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節約作用。據專家介紹,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德國水價一直在上漲,目前已是世界工業國中水價最高的國家,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居民用水量的日益下降。此外,原本水價相對較低的匈牙利、捷克等國也均在近幾年做了大的調整。
實行階梯水價,廣州可謂第一個“吃螃蟹者”。廣州從2012年就開始實現階梯水價政策。據廣州日報報道,廣州在實行階梯水價后。2013年比2012年的戶均用水量減少了8%~10%。“實行階梯水價后,家里的水費明顯減少了!在實行階梯水價前,兩個月水費是80元左右。在實行階梯水價后,兩個月是55元左右,少了25元。”廣州市民李先生在實行階梯水價后開始注意節水,專門回收廢水用于澆花、沖廁所。
對于執行階梯式水價,家住某小區的李女士認為,實行階梯式水價,能大幅度拉開少量用水與超量用水之間的水價差距,讓節水家庭得到獎勵,讓用水較多的家庭承擔相應成本,這是一種公平、合理、有效的節水政策。和李女士持相同看法的還有某中學的張老師,他告訴記者,階梯式水價對每一個級別的用水戶有一個限量,這個限量保障了居民正常用水,在這個范圍內,水價是比較合理的,他是能接受的。對于階梯式水價。在一街道辦事處工作的王先生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現在可以在市內的一些小區試行階梯式水價,然后逐步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