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作答要求 |
第 2 頁:閱讀資料 |
第 5 頁:參考答案 |
【參考答案】
(一)根據給定資料1~4,概括當前我國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必要性。(15分)
要求:概括準確、語言簡練,不超過200字。
當前我國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是國情之需,歷史必然。具體表現為:一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仍處工業化中期階段,這階段的生活消費需求決定了必須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二是我國工業經濟增速下滑,中小實體企業生存困難,產業空心化,這些國內經濟發展新變化要求必須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三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等國外經濟形勢新變化的必然要求;四是糾正浮躁、低俗“致富觀”的需要。(計空格187字)
(二)根據給定資料,談談對“發展實體經濟要做好加減乘除法”這句話的理解。(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條理清楚、語言簡練,不超過300字。
在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下,我國實體經濟發展步入寒冬,創造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環境和制度安排,做好加減乘除法,優化政策環境。
做好加法,就是要暢通融資渠道,放寬中小型實體經濟企業的信貸政策;做好減法,就是要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幫助企業甩掉包袱,輕裝前進;做好乘法,就是要用科技創新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幫助實體經濟獲得更大的核心競爭力;做好除法,就是要抑制市場的投機行為,平抑虛擬經濟膨脹。
總之,充分認識到實體經濟的基礎性和戰略性地位,在減負和助力上狠下功夫,幫助實體經濟度過寒冬,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計空格284字)
(三)騰訊網要主辦“重振企業家精神,把企業家請回中國”的專題論壇,結合給定資料,請你就討論結果寫一份觀點評述。(25分)
要求:全面準確,條理清楚,語言簡潔,不超過300字。
當前我國“實業精神”的現狀:一是當前企業家“實業”精神缺失令人擔憂;二是市場難、融資難、稅負難、權益得不到保障等外在環境不健康阻礙企業回歸“實業”。
針對當前“實業精神”的衰退,要重振企業家精神,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大力提倡企業家的“實業精神”,培養誠信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二是企業要善于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經營創新、技術創新,壯大企業實力;三是政府給予財政金融政策支持,促進企業回歸“實業”;四是全社會立定“實業為本”的發展理念,創造實業能夠致富的良好環境,促使企業家回歸。(計空格256字)
(四)根據給定資料,結合當前實際,以“發展實體經濟,重振實業精神”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觀點鮮明,內容充實;
2.結構完整,語言流暢;
3.字數800~1000字。
【參考例文】
發展實體經濟 重振實業精神
實體經濟直接創造物質財富,是社會生產力的集中體現,也是社會財富和綜合國力的物質基礎。發達穩健的實體經濟,對提供就業崗位、改善人民生活、實現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更是一個國家應對外部沖擊、巍然屹立的關鍵。但目前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陷入困境,中小企業資金問題突出,產業空心化現象嚴重,嚴重制約了當前經濟的發展。因此,發展實體經濟,重振實業精神勢在必行。
發展實體經濟,重振實業精神,重在政策支持。我國實體經濟企業多數屬于中小型民營企業,受現有金融體制的影響,常常面臨著貸款難的問題,此外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企業稅收負擔過重。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扶持,實體經濟陷入困境,政府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發展實體經濟,政府應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拓寬投資空間,放寬中小型實體經濟企業的信貸政策,并推行結構性減稅政策,幫助企業甩掉包袱,切實減輕實體經濟負擔。
發展實體經濟,重振實業精神,難在結構調整。實體經濟陷入困境,與產業結構不合理有著密切關系。當前大力發展實體經濟,要和調整結構緊密結合起來。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一些傳統產業出現萎縮不可避免。壯大實體經濟,不能走老路,必須同步調結構、上水平,加快轉型升級,下大力氣發展國家鼓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傳統產業加大技術改造以提升競爭力,保持實體經濟的長久活力。
發展實體經濟,重振實業精神,貴在氛圍營造。實體經濟陷入困境,與不健康的社會環境相關。發展實體經濟,要努力營造鼓勵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收入分配要更多地向勞動傾斜,充分利用財政、稅收等調節手段,讓做實業的人感到有奔頭、能致富,促進社會公平。全社會要立定“實業為本”的發展理念,為實體經濟創造良好的運營環境,增強實體經濟的吸引力,讓人們對做實業有興趣、有信心。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展,我國已形成較為完備的實業體系,并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只要我們牢牢把握住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壯大實體經濟,重振實業精神,就一定能夠鞏固和延續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計空格943字)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答案、公務員真題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