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作答要求 |
第 2 頁:閱讀資料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參考答案】
一、請對“給定資料1”中畫線部分“產業是發展之基、財富之源、城市之本”的內涵進行闡釋。(15分)
要求:準確、簡明。不超過150字。
產業是社會發展的主旋律,是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隨著發展理念的更新,國家更加注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對產能過剩行業的限制、引導。調整產業結構能夠更合理地利用資源,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國民收入,讓社會更加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最終使產業真正成為發展之基、財富之源、城市之本。
二、請結合“給定資料2”,分析如何把握產業耗能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20分)
要求:準確、全面。不超過300字。
產業耗能一般指單位GDP消耗的能源量,這是反映能源消費水平和節能降耗狀況的主要指標。按照傳統資源消耗型發展模式,產業耗能越高經濟發展速度越快。近年來,資源要素的“倒逼”機制推進了產業結構調整,把握好產業耗能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需要抓住機會,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產業耗能。一要促進現代服務業高端化發展,培育新興服務業業態;二要重點發展市場前景好、環境污染小的制造業;三要將傳統優勢制造業從勞動密集的制造環節突圍,向產業鏈兩端延伸;四要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等戰略產業,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傊,要保持經濟的健康發展,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對經濟發展的副作用。
三、針對“給定資料4~8”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或對策。(25分)
要求:準確、全面,切實可行,條理清楚,表達簡明。不超過500字。
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存在著產業結構不合理,粗放型企業比重過大,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過慢和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現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一是發展新興產業,促進產業結構的輕型化。面對“空間變量”的問題,各地需要加快開放力度,大力引進功能型、服務型機構,減少粗放型企業數量,加大產業結構中新型工業、服務業的比重,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二是推動企業成為產業結構改革的轉型主體,加強企業的產業結構優化意識。由于人口紅利逐步消失,企業需自主承擔起經濟轉型的義務,具體可通過增加員工工資、打造良好用工環境與勞動條件等手段完成。
三是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在傳統產業有效提升與穩步發展的前提下,加快高價值特色產業的發展步伐,提高農業產業利潤,增加農業的集約化、現代化程度,提高農民收入。
四是政府制定優惠措施,引導企業增加產業轉型的主體意識。政府需科學規劃產業發展布局,制定有利于新興產業與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引導企業產業改革的主體意識,形成政府與企業和諧共生,共促產業優化轉型的良好局面。
四、結合給定資料,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中心明確,語言通達,條理清楚,事實與觀點緊密結合,字數為1000~1200。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產業結構調整是當今各國發展經濟的重要課題,也是解決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諸多問題的一劑良藥。加強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能夠達到合理充分利用資源、增加就業機會、獲得最佳經濟利益等目的,從而更好地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同時,我國經濟發展也具備了加快結構調整的有利條件和物質基礎。面對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的發展趨勢,我國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全球經濟的深度調整為我國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供了時間和空間。主要發達國家在國際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市場需求、供給結構和貿易結構都面臨深度調整,經濟復蘇緩慢乏力,結構調整優化需要較長的過程,這在客觀上為我國加快結構調整、縮短與發達國家差距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同時,經濟下行時的“倒逼機制”往往也給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增添壓力和動力。
不可忽視的是,我國在產業結構調整與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產業結構不合理,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核心技術和品牌,總體上處于國際產業分工體系的中低端。我國傳統工業目前仍主要依靠大量消耗物質資源,資源環境難以支撐,發展不可持續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采取如下解決措施: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形成科學產業布局。通過改造提升制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建設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形成科學的產業布局。
重視人才的培養,促進教育體制改革。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機制存在教學與現實脫節,素質教育淪為形式等問題,而人才是產生創新思想的載體,是產業結構改革中最重要的部分,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必須加強職業教育,促進教育體制改革,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制定優惠政策,給予傾斜性支持。政府需對具有戰略性地位的重點產業給予傾斜性支持,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政府必須在其中充當引導員與規劃者的角色,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政策的支持、政府的鼓勵是進行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部分。
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和重要內容,直接關系著經濟發展質量。各地方政府和相關產業應當在政策的指導下,切實貫徹執行中央精神,調整生產發展方式,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科學的產業布局,促進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答案、公務員真題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