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定資料
大地涵藏萬物,孕育生命,被譽為人類的母親。但是,近年來,伴隨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大地不斷遭到各種污染的傷害。僅僅因土壤污染防治不足、環境監管乏力,導致的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就頻頻發生。目前我國大地污染現狀嚴峻,成因十分復雜,形成令人扼腕的“大地之殤”。諸多網友疾呼,保護土壤,維護“大地母親”的健康已刻不容緩。以下是某網友著文節選:
“厚土的肩上承載著社會、經濟的前方,它的懷里孕育了一個人、一個國的夢想。可當我用手掌摸索這廣袤的土地:這一角只有干裂,那一角只有枯黃。這一片土壤本該是我的家鄉,春天鳥語花香,嫩柳折斷有奇異的芬芳;秋天滿目金黃,麥田里盈著醉人的稻香。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細,那么軟,現在只有蓬蒿;嶺南的荔枝花低下了頭顱,哭泣著生命的消亡。”
作答要求
“給定資料”中提到:“厚土的肩上承載著社會、經濟的前方,它的懷里孕育了一個人、一個國的夢想。”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
(1)立意高遠,主題明確;
(2)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3)聯系實際,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4)總字數1000~1200字。
參考答案
防治土壤污染勢在必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地厚土亦是珍礦寶庫。“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從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到科技發達的當今時代,土地不僅承載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而且是影響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可如今,由于人們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導致土壤污染、耕地退化,這不僅影響著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更阻礙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因此,防止土壤污染勢在必行。
土壤污染絆住了社會前進的腳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在“全面”。這就要求不僅要滿足人民群眾“口腹之欲”,更要使人民群眾享受宜居之樂。可土壤污染卻像一條沾滿泥漿的絆索緊緊地纏繞著我國社會發展的“雙腿”,使之無法前行。有著“中國汞都”之稱的貴州萬山在汞礦開發過程中使當地約10萬畝耕地受到污染,至今令人心有余悸;鎘等重金屬污染使“魚米之鄉”湖南的土壤變為“鎘米之源”,成為當地居民的噩夢。不難看出,正是因為“污土”的存在,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居住環境遭受著威脅,讓人們與健康漸行漸遠。若“食”之安、“住”之康尚且存在問題,那么全面小康注定遙不可及。只有保護土地,防治土壤污染,保障人民的基本物質需求安全,才能夠進一步促進社會穩定發展。
土壤污染卡住了經濟發展的車輪。從清末的積貧積弱,到如今的國富民強,我國用百余年的時間完成了這一巨大的轉變。這一切都離不開腳下這片沃土的支持:農業發展離不開厚土的孕育,工業發展離不開土地礦藏的支持,服務業發展同樣也離不開土地的支撐。沒有土地作為根基,那么經濟發展會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拉夫運河社區一度被美國政府認為是城鎮發展的典范,景色優美,經濟發達。但在土壤污染事件爆發之后,這里就失去了當年的繁榮,只剩下一片蕭條景象。即使耗費了30億美金進行修復,也無法重現昔日的繁華。前車之覆當為后車之鑒,如今我國的土壤污染,也正在一步一步襲擾著經濟的發展,“毒地”“棕地”頻繁出現,屢屢迫使經濟活動中止。可見,保護土地,防治土壤污染,才能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基礎和保障。
勿使一抔黃土化作兩行濁淚,警惕十年發展遺留百世禍根。當前,我國土地污染問題嚴重,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然而,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相信我們只要摒棄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貫徹綠色的發展理念,加大防治土壤污染力度,定能促進經濟、社會、生態攜手并進、協調發展,早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