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繽紛校園 英語學習 | ||
![]() |
2010考研 | 2010高考 | 2010中考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專升本 | 法律碩士 | MBA/MPA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職稱日語 | 職稱英語 | 博思 | 口譯筆譯 | GRE GMAT | 日語 | 托福 | |
雅思 | 專四專八 | 新概念 | 自考英語 | 零起點英、法、德、日、韓語 | 在職申碩英語 | ||
在職攻碩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
![]() |
等級考試 | 水平考試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報檢員 | 外銷員 | 司法考試 | 導游考試 | 教師資格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人力資源管理師 | 管理咨詢師 | ||
期貨從業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
![]() |
會計職稱 | 注會CPA | 經濟師 | 統計師 | 注冊稅務師 | 評估師 | 精算師 | 高會 | ACCA | 審計師 | |
法律顧問 | 會計證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師 | 監理師 | 安全師 | 咨詢師 | 結構師 | 建筑師 | 安全評價師 |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設備監理師 | 巖土工程師 | 質量資格 | 房地產經紀人 | 造價員 | ||
投資項目管理 | 土地代理人 | 環保師 | 環境影響評價 | 物業管理師 |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
公路造價工程師 | 招標師 | ||
![]() |
執業護士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衛生資格 |
循環經濟是一種“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近年來,循環經濟在發達國家已經逐漸成為一股新的經濟潮流和趨勢,這些國家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涌現出來的許多概念和做法,值得我們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學習和借鑒。
隨著經濟增長、人口增加與資源不足,環境惡化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人們經過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進行反思,倡導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一種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特征,以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基礎的全新經濟發展模式受到重視,成為國際經濟界的新話題,這就是國內外媒體頻繁出現的“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是一種“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從物質流動的方向看,傳統工業社會的經濟是一種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即“資源——生產——消費——廢棄物排放”,其增長依靠的是高強度地開采和消耗資源,同時高強度地破壞生態環境。循環經濟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生產——消費——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以最大限度利用進入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使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相互和諧,達到資源能夠多次利用和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近年來,循環經濟在發達國家已經逐漸成為一股新的經濟潮流和趨勢,這些國家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涌現出許多值得借鑒的概念和做法。
新型概念
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概念提出,其早期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環境保護開始受到人們重視的20世紀60年代。當時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提出“宇宙飛船理論”,認為地球如同太空中飛行的一只宇宙飛船,需要不斷消耗資源而生存,如果無節制地開發資源以及破壞自身環境,地球就會走向毀滅。國際經濟學界許多專家認為,鮑爾丁的這一理論可以視為循環經濟的早期思想代表。上世紀70年代人們所關心的問題仍然是污染物產生后如何治理以及減少其危害,即后來人們常說的環境保護的末端治理方式。上世紀80年代人們開始關注采用資源化的方式處理廢棄物,但對于如何從生產和消費源頭上防止污染產生,仍然缺少成熟的理念和相關的措施。
人類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的經濟發展與資源需求的矛盾日益凸現,人們在不斷探索和總結的基礎上,源頭預防和全過程污染控制逐步成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政策制定的主流思想,強調資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循環經濟發展戰略開始形成。
循環經濟發展理念要求摒棄傳統的發展思維和發展模式,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在發展思路方面徹底改變長期形成的重開發、輕節約,重速度、輕效益,重外延發展、輕內涵發展,片面追求GDP增長、忽視資源和環境的傾向,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發展循環經濟,重在合理地、持久地利用物質和能源,節約各類能源和資源,盡量減少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最大限度地預防浪費和再生利用各種材料,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政府立法
發展循環經濟需要法律規章作為保障,用法律形式約束政府、企業和國民履行循環型社會義務,對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循環型社會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000年6月日本頒布《促進循環型社會形成基本法》,強調建設循環型社會,要求生產、流通、消費、廢棄過程中對物資采取有效利用和循環利用,限制資源的浪費,降低環境的負擔。后來又先后制定《家電循環法》《汽車循環法》《建設循環法》等一系列法律,規定將零排放作為企業的新型經營觀念,逐步實現以清潔生產和資源節約為目標的新型產業結構。近年來日本循環經濟發展迅速,到2002年全國回收家電已經達到850多萬臺,資源循環利用率空調為78%、電視為73%、冰箱為59%、洗衣機為56%。隨著新的環保技術的開發和利用,日本的目標是循環資源回收率達到100%。
德國的循環經濟立法走在歐洲國家前列。早在1996年德國就頒布實施《循環經濟與垃圾處理法》,隨后幾年又制定包括《包裝條例》《限制廢車條例》和《循環經濟法》等法規,推動循環經濟發展,有效地保護原材料資源,將消費和生產改造成為統一的循環利用系統。德國發展循環經濟的核心項目是垃圾處理和再生利用,政府規定玻璃、塑料、紙箱等包裝物回收利用率必須達到72%以上。包裝垃圾已從過去每年1300萬噸下降到目前的500萬噸左右,冶金行業95%的礦渣、70%以上的粉塵和礦泥得到重新利用。
美國循環經濟立法較為完善。1976年聯邦政府首次制定《固體廢棄物處置法》;1990年加州政府通過《綜合廢棄物管理法令》,要求通過資源削減和再循環減少50%廢棄物;由7個州組成的聯盟規定40%~50%的新聞紙必須采用再生紙;威斯康星州規定塑料容器必須使用10%~25%的再生原料;全國半數以上的州已經制定再生循環法規。美國的循環經濟涉及包括傳統的造紙業、煉鐵業、塑料、橡膠業,也包括新興的家用電器、計算機設備業,還包括辦公設備和家居用品等多個行業。全美共有5.6萬多家公私企業涉及廢棄物的回收利用行業,為國民提供110多萬個就業崗位,每年銷售額達到2360億美元,其規模與美國的汽車業旗鼓相當。
發達國家紛紛制定循環經濟法律法規,在發展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過程中,努力提高資源利用率、緩解資源短缺和減輕環境污染壓力等諸多方面產生了顯著效果,尤其是應運而生的資源再生產行業帶來了豐厚的物質利潤。據有關經濟數據統計表明,20世紀末發達國家再生資源產業規模為2500億美元,本世紀初已增至6000億美元,預計2010年可達1.8萬億美元。
企業主導
實踐證明,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需要加強對鋼鐵、有色、石化等重點行業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資源消耗管理,實現能量的梯級利用和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加強對冶金、造紙、印染等污染重的行業管理,提高廢渣、廢水、廢氣的綜合利用率;統籌規劃礦產資源開發,加強資源開采管理,健全資源勘查開發準入條件,實現資源的保護性開發;積極推進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等的回收和循環利用;鼓勵使用綠色產品,如能效標識產品、節能節水認證產品等,抵制過度包裝等浪費行為,大力提倡綠色消費等,而這些均離不開企業的積極參與并發揮主導作用。
瑞典議會1994年通過關于產品包裝、輪胎和廢紙等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生產者責任制”法規,規定生產者應對其產品在被最終消費后繼續承擔有關環境責任,消費者則有義務對廢棄產品及包裝按要求進行分類并送到相應的回收處。隨后,在《環境法》基礎上相繼出臺關于汽車、電子電器等“生產者責任制”法規。近10年來瑞典廢棄物處理范圍已從最初的產品包裝擴大到廢紙、廢輪胎、報廢汽車和廢電子電器產品,辦公用紙、農業塑料和廢舊電池等的“生產者責任制”已經推廣到更為廣泛的廢棄物領域,取得了可喜成果。
日本政府制定的《促進循環型社會形成基本法》,明確規定企業應采取必要的措施,讓產品在使用過程中能夠進行循環利用并成為循環資源,從事制品、容器等制造和買賣的業主有義務提高制品和容器的耐久性。日本經濟產業省2003年5月還頒布《環境立國宣言》,提出企業經營要促進環保,用環保技術擴大企業經營。
美國杜邦化學公司建立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模式,創造性地把循環經濟原則發展成為與化學工業相結合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制造法”,從而達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環境保護目標。公司內部注重各工藝之間的物料循環,從大量廢棄塑料中回收化學物質,開發出用途廣泛的乙烯產品。通過放棄使用某些環境有害型的化學物質、減少某些化學物質的使用量以及發明回收本公司產品的新工藝,早在10年前已經使該公司生產造成的廢棄塑料物減少了25%,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減少了70%。
公眾參與
發展循環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涵蓋工業、農業和消費等各類社會活動,不僅需要各種新技術作為支持,更需要政府的扶持政策、企業的自身努力,也需要提高廣大社會公眾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發達國家十分重視運用各種手段與輿論傳媒加強對循環經濟的社會宣傳,以提高國民對實現零排放或低排放社會的循環經濟意識。
德國政府多次就循環經濟發展問題的有關立法,邀請民眾代表召開座談會進行討論。報紙經常刊登有關再生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問題的報道,對那些態度不積極、措施不得力的企業給予無情批評。國家環境部每兩年進行一次全國范圍的環保意識調查,以增強國民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和加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為了提高大眾的環保意識,美國環境保護局與全國物質循環利用聯合會專門開設網點,宣傳有關再生物質的知識,成立“美國回收利用日”組織,將每年的11月15日定為“回收利用日”。美國各類環保組織經常舉辦各類活動,鼓勵居民積極參與社區里的再生物質利用項目,購物時使用可循環利用的包裝品,購買可以維修和重新使用的物品等。
英國國民的節能行為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公司還是政府部門均沒有虛浮華麗的所謂“照明工程”,城市大型徹夜燈光照明現象基本不見;夜晚照明以不影響人們正常生活節奏為準則。超級市場、私人店鋪櫥窗的燈光歇業后會及時關閉,一些從事特殊服務的店鋪采用定時關燈裝置。在政府辦公樓和居民住宅樓,樓道里公用燈大多采用自動斷電裝置。
《人民論壇》(2005年第二期)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