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非敏感性
考生一定要清楚,某些問題,不管多么與政府有關聯、多么具有問題性、宏觀性、長期性,只要是敏感問題,一定不會成為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的考點。國家級公務員考試萬眾矚目,每一個細節都會被全社會評頭論足,過于敏感性的話題很容易被誤解為具有某些風向標的作用,這樣不可能進入國家公務員考試題材。
例如,政治體制改革,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不斷發聲;官員財產申報制度,釣魚島問題,拆遷自焚問題等等。盡管話題熱度很高,但涉及的敏感因素過多,為了維護考試的政治立場正確性、政策導向正確性和內容的嚴肅性、可操作性,國家公務員考試命題者一定不會以此為命題。如2006年用回顧、反思的方式考察“非典”等突發事件的政府應對工作,時效性已過,敏感性已失,如是最新發生、尚未得到妥善處理或明確定論的事件和觀點,國家公務員考試絕對不可能考察。
三、掌握申論熱點的方法
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和歷年真題是了解申論命題題材的根本依據,國家政策文件和報刊、網絡媒體則是申論命題的主要素材源泉。考生進行申論熱點復習和素材準備,應著重從這四個方向進行把握。
首先,研究國家的考試大綱。
考試大綱中有關申論部分可能就一兩段,并且都是一些能力考查的羅列。但是每年申論考試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是從這些話里體現出來的。因為作答要求直接是對這些能力的具體考察,同時也會涉及到申論熱點的考察方向問題。
其次,研究歷年的考試真題。
研究歷年真題的目的是找到申論考試的特點。具體來說可以有以下幾點:一是熱點主題考察趨勢。是關注政治、經濟多一點,還是社會民生、文化多一點,還是有生態文化方面多一點。可以根據考察的比例來做相應的準備。二是與當年熱點的結合度。是考察最熱的主題還是熱中取冷。一般來講,最熱的主題不會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出現,熱中取冷的情況比較多。三是看作答要求的切入點。這主要是看考察方向只是從原材料中切入還是會涉及到對某個問題大的背景材料。一般來講,掌握了足夠的背景材料才讓考生不至于就事論事,找到問題的本質,使自己的作答更深刻。因此考生需要多加瀏覽當年社會重大時事和社會問題。
再次,研究國家重大政策文件。
重大政策文件是近期或中長期黨和國家的施政綱領,是解決國計民生重大問題的指導方針和對策部署。文件中蘊含作答申論的政策性依據,對認識和解決申論涉及的各方面實際問題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和最高的法定效力;同時政策文件的出臺也是申論命題素材的重要淵源,文件中能夠透露出命題的方向性信息。關注政策動態,可以使考生掌握申論命題熱點的線索,推測出題范圍,并進而從文件中尋找依據,決定怎樣去作答。
從大的方面來說,考生需要重點研讀的國家重大文件有兩類,一是黨的文件,具體又可分為黨內法規、會議文件和日常公務文件,考生需要關注的是戰略性、政策性宏觀指導意義的重要會議、重要公務文件。包括五年一次的黨代會工作報告,如十七大報告、省黨代會報告,一年一次的中央全會、省委全會報告或公報等文件,每年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文件,如中央一號文件。同時,作為一種基本理論儲備,對于黨章、黨內法規如《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報告個人事項的若干規定》也要注意學習,掌握黨的基本理論、指導思想和重大原則;二是政府文件和法律法規。其中政府文件也包括會議文件和日常公務文件兩類,考生同樣需要關注宏觀指導性文件,如為宏觀經濟運行定下基調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促進就業、加強農民工社會保障的通知和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國十條”,以及“十二五”規劃、教育改革發展中長期規劃等。法律法規方面,應該特別重視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立法項目和實施情況,比如新出臺和正在醞釀、即將出臺《食品安全法》、《房屋拆遷條例》、《住房保障法》等。此外,一些全局性的管理措施,如整治低俗文化現象、網絡實名制等,與政策、法律也有密切的關系,要了解其出臺背景和執行中存在的問題,為應對考試中可能出現的相關問題做到有備無患。
最后,閱讀重點報刊和網絡媒體的報道和文章。
媒體深度報道是考生對社會問題進行深入了解的鑰匙,一些報道還可能直接進入申論考試中成為試題的材料,提前閱讀可以使考生對熱點問題的背景和原因有所了解,在作答時也會心中有數。媒體評論往往帶有較強的傾向性,與申論的命題和作答方向不太契合,但是作者針砭時弊往往一針見血,撥云見日,多讀一些評論,對考生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是有好處的。
《半月談》、《瞭望新聞周刊》主管單位是新華社,輿論宣傳的導向性非常明確,里面的一些策論性文章比較符合申論考試的文體要求和內容要求,平時可以多讀,學習寫作的結構和方法。《人民日報》的社論和評論員文章往往是針對重大事件和重要政策而發,多從積極意義方面進行闡述,其章法結構和觀點論述均可參考。另外,人民網的高層動態應該著重了解,這是申論命題預測的一個重要依據。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考察講話、政治局集體學習的內容、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的問題,代表著高層的關注重點、政府的施政重點,也蘊含著申論命題考查的重要方向,高層動態頻道的相關信息集中,對預見和把握申論命題方向有很大價值,因此需要格外留意。
四、結語
熱點靠攢,思路靠想。把天下大事全面地歸集和掌握,并形成自己的見解,申論應考才能厚積薄發。熱點整理的方法固然重要,但也離不開考生日積月累的觀察和思考。考生要建立熱點意識,持續關注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事件、重要觀點。只有平時的觀察與思考達到一定的高度,考生才能對各種事件、現象有一個明確而深刻的認識,在具體的申論作答中才會有的放矢。
考生如果覺得平時的努力不夠,在備考比較緊急的情況下,可以參考以上分析,對人民網、新華網等權威網站上的大事、要政匯總性報道進行利用,從中查找國家公務員考試可能的考點,并加以總結分類,做好背景知識的歸集和儲備,為備考申論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