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理解闡釋題可謂是浙江歷年申論考試的重頭戲,2010年第一題兩個小問都是考查句子理解,第二題的第一小問需要解釋句中關鍵詞,2012年第二題要求談對句子的理解,字數達到600字的限度,分值提高到25分,難度增加,足見掌握這類題型作答方法的重要性。本文中,教育專家就以句子理解闡釋題的一般方法談起,用最新的浙江申論真題演繹如何作答此類題型。
先說句子理解闡釋題本身,其提問方式通常是“請談談對……的理解”,但是有的題的作答要求帶有“準確”、”簡明”,側重考查閱讀理解能力,字數要求低,在作答理解時重在解析概念、下定義;還一種往往有“全面”、“有深度”、“觀點明確”等等,側重考查綜合分析能力,需要在解釋句子的基礎上進行引申,挖掘其深層含義。在作答時需根據具體情況略有側重,但在步驟上依然有章可循,依照一般方法做到步步為“贏”。
【真題鏈接】
“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是浙江省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請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25分)
要求:準確、全面、有深度。字數不超過600字。(2012•浙江•第二題)
1.關鍵定位,點明本質
認真審題,看清題目中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本身具有一定難度的關鍵詞,還是難點在于觀點分析。如果是前者,即需要先對關鍵詞做出解釋再說內涵,后者則需緊扣句子點明其本質。本題屬于后者,所以要迎合閱卷人的心理,將最重要、最能體現問題的本質含義,引領整篇答案。根據“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一般作答思路,綜合考慮需要從全部材料中分別尋找要點。
“重要引擎”意為具有推動作用,即推進這一建設可以成為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結合原文內容,整合題干句子的相關信息,點明這句話的內涵是什么。
2.回到材料,闡述論證
我們要明確一點,在申論的句子理解闡釋題中,無論對這個詞語或這個句子多么熟悉,它都不是常識題,都不能讓考生根據自己的常識來做,必須依據給定資料。無論其對錯都應有原文材料作支撐,不能憑空想象。
對于題目引述的觀點或語句所在的材料,要仔細分析其前后內容,了解觀點或語句的背景信息,以及出現在此處的目的和意義,從而對觀點或現象進行更深一層的闡釋。之前已解釋了“是什么”,對關鍵詞和句子的解釋都還沒有論證。所以接下來就是“為什么”,題干說的是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對于浙江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性,為什么說它重要,就得剖析其具體原因。
本題的分析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闡述浙江現狀對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從“資料5”第一段中我們可以總結出浙江在自然條件方面和工業內部結構方面都存在著不足和問題;另一部分闡述海洋經濟的產業鏈條對于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而且浙江恰恰具有發展這些產業的得天獨厚的條件。“資料5”中提到浙江在海洋經濟方面的自然優勢,如氣候適宜、海岸線長、海島眾多、生物資源種類繁多,且擁有豐富的海洋新能源等,“資料9、10”在具體闡述海洋經濟的產業優勢在浙江的體現,如得天獨厚的深水良港、反滲透海水淡化項目啟動、對無居民海島的開發利用以及能源中轉貿易加工項目建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