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2年8月14日,京東挑戰國美、蘇寧線下店10%毛利讓消費者得到實惠。隨即得到蘇寧、國美等賣場和電商的回應,相續加入大戰。
隨后國家發改委價監局經初步調查并認為,電商的促銷宣傳行為涉嫌虛構原價、欺詐消費者,并表示已對京東、蘇寧和國美發動的欺詐性的價格戰進行了處罰。這是繼商務部給電商價格戰定性為欺詐后的又一行政處罰。
【標準表述】
[深度分析]
在2012的上半年,盡管我國經濟整體平穩,但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消費僅增長3.3%,消費乏力,這不可避免地帶來以此為主要銷售對象的電商們的恐慌,并最終導致電商利用欺詐的、不真實的、虛偽的價格戰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造成這種無序競爭的局面。
沒有規范的競爭是破壞市場。京東、蘇寧和國美的價格戰就是一種無序的、破壞經濟、破壞市場的惡性競爭。電子商務發展空間巨大,需要競爭,但必須要警惕惡性的競爭、低層次的競爭。電子商務完全可以從價格之戰提升到品質、核心競爭力之戰,比如售后服務,個性化的銷售模式以及技術先進的程度。
沒有法制的市場是無序的市場。在互聯網經濟領域,我們還沒有形成完善且有效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律體系、反壟斷法律體系、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經濟糾紛調節體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面對沒有國界的互聯網經濟的激烈競爭,必須采取切實的措施加快網絡市場法制建設的步伐,規制不同經濟主體的網絡市場行為,維護網絡市場的正常秩序和公平競爭。
[措施]
價格戰從來都是商家競爭的手段之一,市場監管不是“杜絕”價格戰,而是要讓價格戰在法律規則內運行。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應當繼續鼓勵企業主動競爭,嚴厲打擊違法競爭,努力打造公平競爭的商業環境,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此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做好一下兩方面工作:
一方面,要依法營造良性商業環境,規范競爭市場。
當前,營造良性的電商市場競爭和發展環境,對于提升電商行業整體形象,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政府部門要從各方面努力為電商發展提供更完善的市場,才能使得電商依法從事經營活動、自覺規范經營行為、公平合理開展競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共同維護電商市場競爭秩序。
另一方面,要依法嚴處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
市場經濟鼓勵競爭,不排斥宣傳,也不拒絕炒作。但宣傳和炒作必須恪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線,一旦僭越了底線,就必須受到懲罰。特別是那些塊頭大的商家,他們如果無視底線,會產生強大的“破窗效應”,給市場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因此,相關監管部門要制定好相關法律規定,堅決維護法律尊嚴和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