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鏈接
日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的一句“我國目前按照家庭計征個稅不可行”再次引發民眾熱議。而事實上,專家學者對這一話題的爭論也從未停息。中新網財經頻道發現,部分網友將“按家庭征收個稅”簡單的理解為減輕個稅負擔。對此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應該向“按家庭征收個稅”的方向努力,但這一模式并非為了減輕稅負,而是要讓被征收人所承擔的稅負更為公平。
解讀
個稅改革一直是一個比較熱的話題,周老師認為今年考這個熱點的可能性會比較大。對于個稅改革,周老師認為勢在必行。
我國已經實行了30多年的個人所得稅分類分項征稅辦法,手續簡便,征納雙方執行起來都比較容易,但是缺乏教育、贍養老人、扶養子女等專項扣除的設計缺陷已經人所共知,在目前個人收入渠道多元化、收入差距懸殊的情形下更為突出。每次個稅制度改革,公眾對個稅起征點討論較多,但是,無論起征點是多少,都是針對個人的,沒有計算家庭人口,沒有考慮贍養人口數。這樣一來,人均的稅收負擔差異就很大,就違背了個人所得稅的基本原則——公平原則。
首先,按家庭征收個稅契合了傳統習慣的要求和普通公眾的心理。我國由于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家庭觀念是根深蒂固的,家庭作為最基本的社會單位是不可改變的。
其次,按家庭征收個稅更能體現公平的要義。從這個角度來說,所謂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其主要體現也就在家庭收入水平的差距上,因此,對收入分配的調節完全可以集中到對家庭收入的調節上。
稅制是一個大問題,它首先是政治和法律問題,然后才是經濟問題。這要求從更廣的視角來審視個稅改革。個稅改革的優化調整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等多個層面,只有將各方面充分予以考慮,才能真正體現社會公平。按家庭征收個稅給了我們更好的公平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