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wyat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學| 衛生資格 醫師 藥師 [更多]
城市內澇如何緩解?
大幅提高管網標準不現實,重在形成蓄排結合的防治體系
很多人認為只要花巨資完善排水管網,就能徹底解決城市內澇。對此,向立云認為,把解決問題的希望都寄托在提高標準上并不現實。“大幅提高管網標準,不僅投入巨大,還會對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而且即便城內的排水能力提高了,承接排水的河道能力不足,遭遇強降雨時,城市積水也可能排不出去。因此,提高排水標準更適合應用在局部重點地區。”
“加強城市蓄水設施建設,形成‘蓄排結合’的防治體系才是治理城市內澇的方向。”向立云說,通過分散式的方法消化降水,有助于減輕排水管網壓力,是治理城市內澇的有效手段。“用透水材料替代瀝青水泥,可提高地面滲透率;將城市綠地建成下凹式的,可大量儲蓄雨水。城市的露天公園、運動場等,可作為有效的臨時蓄水場所。此外,還可利用房頂、地下蓄水池等滯留雨水。”
北京等大城市在強化排水能力方面已有了具體設想。北京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基本建成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統;投入21.2億元,對中心城的排水管線全部實施更新改造。針對立交橋下凹橋區遇到暴雨容易突發積水的情況,北京市要求,今后在立交橋建設上盡量減少下挖式設計,確保在極端天氣下立交橋下不再出現嚴重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