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困難促公司并購
根據雙方公布的并購條件,美國航空公司的母公司美利堅航空公司(AMR Corp.)的股東將持有合并后新公司72%的股份,全美航空公司股東將持有其余28%的股份。美利堅航空公司現任首席執行官托馬斯•霍頓將擔任新公司的非執行董事長,任期可能持續到2014年的春季或夏季,即新公司第一屆年度股東大會召開之時,屆時美國航空將結束破產保護期。全美航空公司的現任首席執行官道格•帕克將擔任新公司首席執行官。美國航空公司表示,新公司將具有強大的資本實力和全球經營網絡,在5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36個飛行目的地,每天航班數量在6700架次。
近幾年來,美國航空業經營較為艱難,各大航空公司紛紛通過并購重組尋求突破。2008年,達美航空通過兼并西北航空成為美國第一大航空公司。2010年,美聯航與大陸航空合并成的美國聯合大陸控股有限公司,一躍成美國航空業龍頭。2011年11月底,由于債務負擔沉重和成本居高不下,美國航空公司及其母公司美利堅航空集團美國航空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因此此次合并交易相當于美國航空公司脫離破產程序的重組計劃,需要得到監督美國航空公司的重組事宜的紐約南區法庭的批準。美國航空公司和全美航空公司預計,這次并購將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美利堅航空公司債權人持有的幾乎所有債務有望通過該交易獲得償付。受合并消息提振,當天在紐約股市,美利堅航空公司股價一度暴漲近一倍,而全美航空公司股價則下跌7%左右。
“結合”之后遇更多挑戰
美國航空公司新的領航人帕克一年多以來一直在努力推動達成這一交易,最終成功地使美利堅航空公司的債權人相信合并設想比破產更有利可圖。但是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兩家公司存在較多差異,這樁“姻緣”可能帶來更多挑戰。美國航空公司的運量幾乎是全美航空公司的兩倍,但是新公司的運營將由后者接管。兩者也存在商業文化差異等諸多不同之處:美國航空公司的總部位于南部得克薩斯達拉斯都會區的沃斯堡,數十年來一直是行業老大,自負且拘泥刻板,近年來的業績呈螺旋式下降狀態。全美航空公司,總部位于西南部的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都會區小城坦佩,公司經營風格輕快靈活且富有進取心,目前收入和運營觸底之后正在反彈。全美航空公司曾在2006年因更換預訂系統而使服務陷于癱瘓,其兩大飛行員團隊一直不和。2008年之后,該公司的運營業績才開始回升,在近3年實現贏利,其股票在2012年上漲了166%。
部分航空樞紐受影響
此間業內人士認為,雖然達拉斯和鳳凰城的商業文化不同,但是帕克是一個極富創新精神的指揮者,并且具有克服這些障礙的經驗。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日前發布研究報告稱,雖然合并多被解讀為對航空業的促進,但對機場而言好壞參半,該合并案可能減弱這兩家公司在某些機場的運營,一些航空樞紐可能因此獲益,而另外一些航空樞紐卻可能因此受損。航空樞紐的主要風險在于運量大幅減少惡化其收益。如果這一合并案完成,新公司可能使用6個航空樞紐:達拉斯—沃斯堡、邁阿密、芝加哥、費城、夏洛特和鳳凰城,并且在紐約、洛杉磯等主要市場保持較大規模的運營。近年來,一些航空公司已經在一些規模較小的市場如匹茲堡、圣路易斯、辛辛那提、孟菲斯削減了運營規模。惠譽不排除這家新合并的公司將進行運營上的調整。在這個控制成本至關重要的行業,作為一個單一的公司,如果要提高運營效率,必須砍掉那些無利可圖的航空樞紐。另外,這一合并案也使美國其他大型航空公司面臨低成本航空公司所帶來的挑戰。對于地區性航空公司而言,如果它們的航線與這家新公司重疊,也將面臨更多運營風險。